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107章 居安思危(1/8)

第107章 居安思危(1/8)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到了阳羡,马文才也成功的和之前派出往往照顾象龙的惊雷会合,一切就像是有人将日晷给拨快了一番,固然还是有条不紊,但一切都变快了。

快的就像是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赶似的。

就连最迟钝的傅歧都感受到了不对劲,但是随着越来越靠近南徐州,这种急切也沾染了他,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到淮水往。

那些陈霸先、江无畏,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旅途中有缘遇见的过客,救了过客一会,与其有了些牵扯,但这些牵扯却不会让他们停下脚步,也许未来这些缘分能开花成果,但现在……

所有人都记得自己为什么北上。

从阳羡到延陵只能陆路,过了南徐州,便是淮水所在的领域,建康就在淮泗以南,从前面带来的消息,肆掠的淮水以及不时飘下的尸首让很多人放弃了走水路,即便陆路十分辛苦,但还是选择了走官道。

毕竟越靠近建康,陆路就越是四通八达,若是用车,人是辛苦点,半点也不比船慢,毕竟马文才他们没有带太多东西。

从进进延陵开端,所有人都带着一种提前做好的心理预期,毕竟淮河以南受到了那么大的灾难,也许从淮南到建康、晋陵地区,到处都会是拖家带口的难民,也许路上会非常的不安全,他们带了这么多护卫,蓝本也就是为了这个而筹备的。

可他们想象中的场景并未涌现,航运固然萧条,陆上也有往来不尽的商旅和行人,却几乎没见到一个像是逃难的人。

“也许这次洪灾,朝中派人赈济了?”

梁山伯骑在青驴上,看着面色严正到几乎凌厉的马文才,警惕地猜测着。“也许在当地得到了妥当的安置,所以没有南下?”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猜测,淮水以南离扬州地区要比东扬州近得多,大凡哪里遭灾,应当先涌进最近、也最安全的处所,比如说建康。

建康是都城,淮南地区固然受创极重,但只要建康开城收纳百姓,就算是大半淮河地区的灾民也能妥当安置,君不见梁国水淹寿阳的时候,寿阳城把周边所有的百姓都收留到高处新城里了吗?

寿阳不是都城,尚且能收留全部淮河以北的百姓,更何况建康。

“但愿如此。”

马文才扯出一抹比哭还丢脸的微笑,硬邦邦地答复。

同样面色沉重的还有作为领队的陈庆之,越靠近建康地区,他就越发沉默,队伍里的侍卫和骑手不停的被他派出往打探消息,官道上不但有往建康方向的人,也有从建康方向出来南下的人,找到南下的人打探很轻易。

可他们什么消息都打探不出来。

官道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像是坚守着什么机密,对于淮南方向的事情似乎一问三不知,有些问过之后会欲言又止,可终极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淮河以南和浮山堰就像是一个宏大的空洞,彻底从梁国的舆图中被抠了出往,没有人能具体说出它现在什么样,消息通达的多半是官员,可这些人看了看这支队伍的组成……

以白身的次等士族、区区太守之子做领队的游学队伍,似是根本不需要知道这样的事情的,所以没有人愿意,或者说,没人有任务替他们解答任何问题。

梁山伯缺乏的只是对时势的懂得,他和大部分当世的庶人一样,除了巷头的流言蜚语,几乎得不到任何获知国家大事的渠道,想诸葛亮那样身居茅庐之中却知天下大事的——

开玩笑,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是白娶的吗?他的岳丈是沔阳名士黄承彦,岳母是蔡瑁的妹妹,小姨子是刘表的续弦,他要出门往打探天下大事?

梁山伯没有任何渠道知道天下大事,但他会察言观色,从马文才越来越冷冽的表情中,从陈庆之逐日凌晨眼下青黑越发加剧的情况中,他敏锐地察觉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