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289 初战告捷(1/3)

289 初战告捷(1/3)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自祝英台碰见“竹部”这些挨打的工人后, 只要她还在玄圃园抄书的日子, 天天至少会抽出半个时辰过来帮他们分类下竹简。

这些人都是太子的奴隶,天子疼爱儿子,三不五十就会赐给太子一些奴仆,这些奴仆有些是有手艺的,这些人往往会分到太子在各地的庄园和封地里往,负责为太子府中生产各种东西, 有些有气力却没什么手艺的, 就会往做一些粗重的工作。

像这些没什么手艺但识字的,很多就被分来了玄圃园。

这里的差事实在并不重, 大概在太子看来,假如这么多人一个月连十册竹简都没措施拼凑起来的话,那只能是刁奴了。

活儿是不重, 用牛皮绳将这些清算干净的残片串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他们大部分都识字, 可这些竹简有些甚至是秦汉时代的,那些小篆并不轻易辨认, 还有些他们每个字都认得, 拼在一起却不知道到底属于高低的哪一句。

更多的, 是想祝英台捡起来的那样, 根本就是残简的。

太子要修文选,下面的人投其所好,经常搜集一些残篇断章当做“古本”进献给太子,还有些甚至是从古墓里发掘出来的。

祝英台分类这些竹简的时候,还从里面找到了不少“账本”, 大约是汉代某个藩王,闲着无事连自己府里天天吃多少菜花多少钱都要记账,这些“账本”自然不符合太子编《文选》的标准,都被捡了出来,足足捡了几箩筐。

不管如何,有祝英台的帮忙,类似这样的分类工作轻易了很多,祝英台有意帮他们,先从最简略的诗赋和祭文上捡起,很快他们就完成了这个月的任务。

她还教他们不要一次把所有串好的竹简都交上往,每个月堪堪完成绩行,由于这些竹简很多都不能用,有些她也拼凑不起来,谁知道会不会哪一天连十册都凑不齐了呢?

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这些人又要往修皇陵了。

有了祝英台的赞助,她还对他们如此关心,这些工人自然是感恩戴德,知道祝英台在搜集公文以后,经常会把那些公文类的竹简捡出来给祝英台留着。

他们都是地位卑微之人,作为奴隶,所有的一切都是太子的,也身无长物没什么能感谢祝英台的,只能用这种措施表达着自己的感谢。

玄圃园里没有什么机密,很快的,祝英台平时休息时候会往竹简部那边帮忙收拾竹简的事情也传开了,好在古代的文人都有很多爱好,有的爱好金石,有的爱好古物,大部分人都把祝英台当做爱好收集竹简,倒没传出什么“滥好人”的名声。

对于祝英台来说,也有不少意外之喜,她以前背诵的不少故事,除了那首《西北有高楼》以外,又有好几首被凑了出来。

譬如《青青河畔草》和《迢迢牵牛星》,显然和之前她在书阁里找到的《西北有高楼》一样,属于同一个出处,只不过大概是经过了战乱,都已经散失。有些落进了士族之手,有些成了陪葬之物。

此时被收拾出来,固然只是残片断句,但祝英台凭借着在后代的记忆,都将它们“完形填空”了出来,恢复了它们蓝本该在文坛上大放异彩的原貌。

这些诗都是五言,根据竹简上的字迹推断,恐怕是汉末至曹魏时代的作品,收集它们的人在那时恐怕也是文坛泰斗一般的人物,惋惜竹简残破散乱,根本不知道谁是作者,谁又是编修者,要不是祝英台将它们修复、默写出来,恐怕就要消散在世间。

如今天子好五言、七言的古诗,这些诗句被收拾出来后也得到了太子的注意和爱好,尤其是《迢迢牵牛星》,甚至因此褒奖了收拾他们的工匠。除此之外,竹部因此也得到了器重,有更多的竹片残简被送了过来,至少一段时间里,这些小工不用担心没有用处被送往修皇陵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