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乱清 > 第一三六章 好大的胃口(1/2)

第一三六章 好大的胃口(1/2)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关卓凡的“先见之明”没有叫御姐扫兴。

普、奥相争,在德意志邦联内,两位大佬各自拉了一堆小弟。不过,支撑奥地利的邦国远远多过支撑普鲁士的,尤其是南部邦国,一边倒地支撑奥地利。普鲁士合并全德意志的野心,已为大多数邦国心照,大伙儿感到吧,俺们还是自立为王来得更爽一些。

北线战场,普鲁士分东、西两路进攻,东路进攻奥地利本土,西路则进攻奥地利在邦联内的重要盟友萨克森、汉诺威。萨克森军支撑不住,节节败退,一直退进了奥地利境内,并进了奥地利北线军团;汉诺威军大败之后,汉诺威国王奥格尔发布投降。

需要阐明的是,这个汉诺威王国,和彼时之英国王室,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

彼时英国为汉诺威王朝统治,两个“汉诺威”,乃是一码事。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之先祖、汉诺威王朝第一任君主乔治一世,为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之子,由于其时的英女王安娜乔治一世之表妹逝世后无嗣,为防英国国王的位子落进天主教手中,乃跨海赴英,接他表妹的班。

1814年,维也纳会议决定,为了给予英国国王在德意志事务上更多的发言权,决定将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国提升为汉诺威王国,并与英国组3∷,..成“共主邦联”,由英国国王出任邦联元首。

不过,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由于德意志地区实行“撒利法”。禁止女性继续王位。英国国王主动失往“共主邦联”的元首资格。这个“共主邦联”事实上已宣告崩溃了。

不过,无论如何,普鲁士灭掉汉诺威,即是挖了英国王室在欧洲大陆的根,日后,英国参与德意志事务乃至欧洲大陆事务,都更加艰苦了,对此。英国人大约不会多么开心。

汉诺威的事儿,在本时空,由于关卓凡的参与,对今后代界格式的变更、发展,将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因此,狮子在此先行多烦琐了几句。

言回正传。

西路大局底定之后,东路普、奥两军主力的决战开端了。

非常有趣,普、奥之争,国际社会大多看好奥地利关卓凡的见解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可是,奥地利却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对普作战,底气实在不足。从始至终,摆出的就是一个消极防御的架势。奥地利打的算盘,是避敌锋芒,尽量拖延战斗的过程,把普鲁士的锐气消磨得差未几了,再联合盟军,大举反攻。

待到萨克森、汉诺威等小伙伴,被普鲁士逐一剪除,奥地利羽翼已失,自己也晓得,这个算盘,恐怕是打不响了,可还是抱着一个“防守回击”的侥幸动机,连战连退,不盼看和普鲁士过早遂行决战。普鲁士则得势不饶人,数路雄师,分进合击,努力捕捉贝内德克将军带领的奥军主力。

终于,在易北河上游北岸的萨多瓦高地,普军追上了奥军主力兵团,萨多瓦战斗打响了。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混战,成果奥军大败,伤亡和被俘总计四万五千人,普军丧失不过一万。不过,贝内德克将军固然输掉了萨多瓦战斗,但成功地把剩余的十五万兵员安全撤退,普军未能全歼奥军主力。

奥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有两个原因。

其一,普军采用的是“分进合击”的战略战术,在当时的通信条件下,彼此交通艰苦,同一指挥不易,各军各打各的,很难包奥军的饺子。

其二,普军断定奥军应当向南撤退,可是没想到奥军实际撤退的方向是向东。这并不是贝内德克“声南击东”,而是南边的退路已经被普军堵住了,只好向东撤退。阴差阳错,歪打正着,反给他突出了包围圈。

普军固然未能全歼奥军主力,但全部战斗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普鲁士气势如虹,奥地利败局已定。

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之下,普鲁士君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