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334 夺权生事(1/4)

334 夺权生事(1/4)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那范遵不过是一武夫, 若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早就不会是个太仆寺的小官儿了,依我看,并非范遵的手笔。”

一位侍郎道。

“是不是范遵的手笔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外面都在传着一首童谣 , 正和这篇《马说》息息相干……”

周舍人愁眉不展, 喃喃道:“灶下马, 几做驴;烂马胃,骑都尉;烂马头, 关内侯。”

这便是抨击时/政,说官员靠马谋利, 不顾武备了。

“依我看,这是有人刻意散布假话。”

说起此事, 朱异心内烦恼,“言上号召, 不顺民心,则怨谤之气,发于歌谣, 故有诗妖。说是上天的讖言, 也未免太言过实在了。”

“朱使君都已经承认了是‘怨谤之气, 发于歌谣’,可见民间还是有怨气的。”

太子萧统是个敏感的人, 又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往往会被这样的文章感动心坎, 他握着那篇《马说》,向诸位大臣说:

“这篇《马说》,看似说马,实在是说在我梁国的人才并不能得到重用。白袍骑当年的战马全是北方的河西宝马,为什么到了我国不出几年,就变成驴了呢?那范遵撞向宫门固然莽撞,可他若不这一撞,我们都不知道国内的马政已经烂到了如此地步……”

他有感而发,谢举则更为实际。

“现在北方有动荡,但凡北方政局动荡,总有北人来投,这篇《马说》假如传到北方,以后就不会有人南奔了,还会沦为北方的笑柄。听说范遵醒了以后就往了魏国人住的使馆,痛哭流涕当年不该献马,说是愿意辞往官职,护送魏国人回洛阳以赎罪……”

谢举语气严正,“本日有人会悔恨不敢献马,明日就有人会悔恨不敢献船,南奔的北人本都是举家来投,若冷了天下人的心,我们还谈什么正朔?”

“如今内外交困之时,什么时候再起战端谁也不能断定。战马既然能被虐待至此、白袍骑吃空饷情况这么严重,各地军政又如何?各地武备和士卒可做好了战斗的筹备?”

谢举一字一句,直击问题的症结。

“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日战马骈逝世于槽枥之间,明日就可以是为我们打仗的勇士,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这句话一出,众人皆是一凛。

别看他们如今都是清贵官职,但拱卫防御,靠的还是冷门出身的武将。

梁国事募兵制,兵员全靠征召和服兵役的百姓,往当兵的多是直奔某一位武将而往,部曲和武将之间的情绪愈甚朝廷与部队的,这些人往往提升艰苦又不得到尊重,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怨气早已经不得不让人器重。

北方能因此而六镇齐乱,南方又为什么不能?

“作此《马说》之人,其心可诛!”

朱异眼神凶厉,“建康城能做这样文章的人未几,不如让御史台将此人找出来,看看是不是魏国派来的奸细。”

“然后呢?闹得满城风雨,让怨气愈甚?”

谢举大袖一拂,“胡闹!现在要做的是安抚民心和军心,我国现在还有不少南奔的将领,他们都在外领军作战,你是要逼他们反吗?”

范遵官是小,可是人家是举家来投的,这么多战马设备上骑兵在哪儿不能做一方诸侯?

成果人家得到了什么成果?

“谢中书此话在理。现在重中之重是平息假话、并妥当处理此事。魏国使者现在都在建康,此事有关国体。等会儿父皇要是问政,还请诸位臣公痛陈利害,不能再和之前那般轻忽过往。”

萧统朝诸位大臣拱了拱手。

“我们不能不但不能追究著作者的责任,对于范遵更要好好安抚。要是他真辞官回魏,我们在外的南投将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