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153章 不速之客(1/4)

第153章 不速之客(1/4)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祝英台和马文才虽断定了合作关系,但裴家如今正在护送“命犯”之中,马文才几次投机得到的财产,大概也只够祝英台启动其中一项研究,所以关于契约的具体条款,还得细细再谈。

他已经打定主意把祝英台拴在自己这辆车上,便已经把祝英台当成了“自己人”,态度明显有了不同。

祝英台蓝本就对马文才有依附之心,如今更是视其为“生意伙伴”加“生逝世之交”,更是信任。

而考城县衙里,正如梁山伯所料,想明确利害关系,或通过别人想明确了利害关系的考城令,终极还是选择了吸收报案,曾在驿站里丧失惨重的苦主们大喜过看,纷纷录下自己的口供。

这里大部分人根本就没见过“贼寇”长什么样,有的是火起时仓惶逃走,有的是一开端有砍杀声就跑了,但有和马文才等人的接触,那些似是吹牛一般的经历,似乎也都成了有理有据的“事创造场”。

于是乎,“几十个壮汉蒙着头脸闯进驿站”的口供就这么被录了下来,受害的不光有商人,小吏,也有低级官员和驿站里的驿馆,甚至还差点杀害了一群过路的士族学子——若不是这些士族带着自己的私人护卫跑得快,大概全交代在这里了。

在梁山伯的“提点”下,几人的身份被含混了,倒是把伤势写的不清,几乎个个都没有了举动能力,那县令也有意卖好,加上马文才确实受了伤,这案子就这么录下了。

傅歧作为“建康令的公子”,大部分时间倒像是一种象征意义,梁山伯本身资格不够,马文才又没来,傅歧来了,梁山伯就像是这些“士族”的代理者,他有能力有城府,只是没身份,如此一来,名正言顺,傅歧只要站着听完就可以了。

等梁山伯回了客店,早上得以成功报案的苦主们纷纷向马文才一行人性谢,如今年关将近,既然案子立了案,他们也要早日返回故乡,财没了,至少人在,给家人也是个交代。

由于道路被封,他们在考城又住了两日,也许是出了命案的缘故,那些封了路的大石终于被移走了。

马文才伤重,再这么赶路不行了,必需要找个妥当的医官休养几天,几人商议了下,决定先往沛县。

一来他们之前和沛县府衙打过交道,也算对当地熟悉,可以得个照顾,二来沛县地位重要,轻易打探消息。

更重要的是,陈庆之被迫投水、一群毛病九逝世一生后,马文才就意识到自己的气力,尽不足以在意外产生时护住所有人,所以在盱眙时,他就已经往信让家人来接,现在算算,家中侍卫和力士、车马也该到了沛县四周了。

傅歧和祝英台是个不爱操心的人,梁山伯也认为离开考城比较好——既然受到袭击的人被道路所困不能离开,想必那些贼寇也不会太远,为防夜长梦多凶手报复,还是早点离开为妙。

对于,马文才来说,他需要的是洗掉崔廉失落时自己参与的嫌疑,既然报了案,将自己一行人的行踪露出来,就是摘了出往,大可大张旗鼓的回返,于是回程时还让梁山伯出面,宴请了当晚曾在驿站里侥幸逃过一夜的诸人,留下了一片美名。

离开考县,他们几乎是快马加鞭,很快就到了沛县。

***

梁山伯他们不是第一次来沛县了,前往盱眙时,他们便途经了沛县,傅歧的大黑还差点被人吃掉过,更是印象深进。

再往沛县,比起之前水灾刚过、街上流民仓惶麻痹的时候,明显更冷清了,气象的严冷让很多人根本不再出门,有些在街上走的百姓大概是无物御冷,将稻草和草纸一层一层裹在身上,充当御冷之衣,看得祝英台心里难过。

他们驱车进进城中,正筹备往之前投宿的那家客店,一直在对着街道张看的祝英台忽然像是创造了什么,眼睛一亮,大叫了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