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141章 车中之囚(1/3)

第141章 车中之囚(1/3)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徐之敬走后,陈庆之蓝本也要立即前往阳平郡的,可打算赶不上变更,阳平郡出了一件大事,让南衮州刺史没有措施再护庇重重压力之下的崔廉,也让陈庆之前往阳平郡的打算直接夭折。

之前还被指控“侵害大批士族地步家产”的崔廉,忽然又被其门生举报,说是这一年来崔廉和北魏官员来往甚密,甚至窝躲魏人在家中,意图勾结魏国。

一地太守勾结外国事重罪,南衮州刺史能对崔廉决堤泄洪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遇见这样的指控,假如再有袒护,就即是有“通敌卖国”的嫌疑,不但不能袒护,还要从严处理。

这一处理不得了,果然在崔廉家中搜到了和魏国人来往的证据,由于崔廉是士族,不可上重刑,负责彻查此事的官员便对崔廉的家人、仆使等用刑。

重刑之后,不少人招供这一年来崔廉有招待过北方来的几位“朋友”,不但时时在汉堰上勘查地形,也曾由于该如何吞没地步之事产生争吵。

人证物证俱全之下,崔廉通敌的罪恶难逃,更由于已经进了秋,无法压后再审,很多人都吵闹着要将崔廉直接斩首示众,以安民心。

阳平、淮阴、山阳等郡各地因汉堰开堤而被吞没地步的士族,蓝本就狠崔廉恨之进骨,有的推波助澜,有的落井下石,稍微有良心点的,也不过是束手旁观。

南衮州刺史爱护崔廉的人才,却也抵不住这样的压力,为了能拖延崔廉一家的生命,便只能对他上了刑具,派官兵用刑车押解,将崔廉一家老小送进京中,吸收审判,这样应对,阳平郡和崔廉有仇的仇家也鞭长莫及,好歹不会让崔廉在阳平大牢里无缘无故逝世了。

陈庆之本来是要出发往阳平郡见这位太守的,但由于北方疫病横生,加之水灾之后道路断尽,很多处所都没有修睦,消息实在不怎么通达,等消息送回时,崔廉都已经快到盱眙郡了。

南下押解建康,盱眙是必经之地,所以陈庆之特地多都逗留了几天,在盱眙守株待兔,等着这位崔太守到了盱眙,再用御史台的身份单独提审一番,细细问清那蜡丸之事。

这件事蓝本与马文才等人无关,但由于在来时的路上,他们久闻这位“崔太守”之名,又知道淮河下游一片泽国,唯有阳平郡由于“汉堰分流”而保住了大半百姓的生命和房舍,对崔太守的能力和才干更加佩服,如今出了这种事,都是不胜唏嘘。

陈庆之和马文才更是担心这件事会连累到京中的祖暅之,也对崔廉会“勾结魏人”满心怀疑。

既然连崔廉的家人和仆役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阐明这位曾在崔府做客很久的“北方朋友”并不是什么要紧人物,又或者不轻易被人认出身份,之前一年都没有人有疑虑,却在收留流民的最紧要关头被人“举发”,这机会也未免太巧了。

说不是陷害或故意报复,都没人信。

偏偏人证物证俱全之下,崔廉就算是被人陷害了也无法脱罪,按《梁律》,“战时通敌”这样的罪恶是诛九族的,浮山堰的事虽不算“战时”,可也属于战斗行动,无论怎么看,崔廉都九逝世一生。

大概是由于马文才刚刚“通敌”过,和那花夭定下了协议,所以马文才心里也有些异样的不安,对这件事越发关注。而梁山伯、祝英台等人则是好奇这位“崔太守”的人品风采,所以和陈庆之约好,崔廉囚车进盱眙之日,陪伴陈庆之一起往会会这个“崔太守”。

唯有傅歧,自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脸色就阴森的可怕,知道马文才等人要随子云先生往接囚车后,也不说往或者不往,只是天天在院子里练臂力。

到了囚车进城那一日,陈庆之已经凭借御史的身份买通了关节,和盱眙县负责接应、掩护治安的衙役们一同在城门口等着,身后站着两个侍卫和马文才、祝英台、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