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乱清 > 第二章 该晋他个什么位子(1/3)

第二章 该晋他个什么位子(1/3)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慈安一时没有反响过来,过了一小会儿,才明确慈禧话里的意思,脸登时红了,也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能够!……再说,人家是……天子呢。”

慈禧在心里面“哼”了一声:天子又怎么样?自己还是太后呢,“他”不是照样……

想到这里,面庞微微发热。

这个“标题”暂时不能谈下往了。慈禧定了定神,说道:“不说这个了。关卓凡就要回国,第一件大事是叙功。该给他晋个什么位子,咱们倆心里得有一个谱儿。”

慈安说道:“自然是晋贝勒。这个……会有人不服气吗?”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会有人的。不过,就怕不是嫌高,而是嫌低了。”

这个“有人”,指的可不是关卓凡,而是一大班爵位较低的宗室和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

近来,宗室里边,兴起了一股将关卓凡“拱上往”的风潮。

关卓凡本来就是宗室的“偶像派”,不过,形成这股风潮的催化剂,是以下两件事:一,轩军在日本的成功;二,“奉恩基金”即将发放。

后者尤为激动人心。

“顾问委员会”已经放出话来:“奉恩基金”第一期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只待“管部”的关贝子回国后“画行请旨”,便可发放。

“顾问委员会”颁布了有爵位的宗室的“恩俸”发放标准;同时,开端吸收闲散宗室的“恩补申请”。

实在,早在肃顺上台之前,宗室和八旗的日子就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肃顺上台之后,大刀阔斧地“砍钱粮”,不但普通旗人生计艰巨,连有的闲散宗室,都闹到了“举家食粥”的地步。

恭王杀掉了肃顺。可肃顺的满汉政策,却全盘继续下来,宗室和八旗只好持续“过紧日子”。

“奉恩基金”的成立,让怨气冲天的宗室们看到了盼看。不过,盼看和事实毕竟还是两码事。之前,这个“奉恩基金”只能叫做“盼看”,而现在。“盼看”即将变成“事实”。

宗室,尤其是下层宗室,开端真正地把关卓凡当做了自己的利益代言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满足精力需求的“偶像”。

于是,请求恭王退出军机、由关卓凡全面掌政的声音起来了。

只要不是在朝堂上,哪怕是在公然的场合。宗室们谈论这些,也是没有任何顾忌的。这班人,连太后的“段子”都敢编排,讲到兴起处,一个个口沫横飞的,区区一个恭亲王又算得了什么?

“恭老六不行,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啦。”“恭老六那人。就该回家抱孩子!”“恭老六在边上碍手碍脚的,关三怎么干活?”“没有恭老六惹厌,两个小寡妇那儿,关三还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不晓得他们三个,哎呦,啧啧……”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关卓凡回国,该给他晋个什么位子。操心这个问题的,尽不仅仅就慈禧一个人。很有一班闲散宗室,认为关卓凡可以超出多罗贝勒这一层,直接封多罗郡王。

这批人的代表人物,叫做宝廷。

此人是国初郑亲王济尔哈朗的直系后裔,其处境算是当时闲散宗室的范例:出身显赫,境况窘迫。

宝廷娶亲之时。家徒四壁,连摆一桌喜酒的钱都没有。

宝廷身上没有任何爵位,但他却“少负诗名”,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岁。已有“纳兰性德之后国朝第一人”的名声。宝廷还没有能够考取任何功名,但已被视为“八旗文气所聚”,这是他能够领袖同侪,一言一行都有人追摹的重要原因。

宝廷好使酒赌气,浪迹山林;其为人,放荡不羁,疏狂磊落,自称“胸无宿物”,素有“敢言”之誉。由于这番“魏晋名士”派头,不论在宗室中还是在文坛上,宝廷的话,都拥有了更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