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乱清 > 第一二零章 心思(1/2)

第一二零章 心思(1/2)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听说是好大的两条船,唉,能看上一眼就好了。”

这句话,慈安只是随口感叹,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然而慈禧心中,却是波涛起伏。

太后说是“以天下养”,又“垂帘听政”,大柄在手,掌万千人生逝世祸福,但是,她们再金尊玉贵,再权焰炙天,也是“金丝笼里的囚犯”,基础没有举动的自由,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

由于她们是女人。

在天子成年之前,她们走出北京城的唯一的机会,就是今年下半年,文宗的寝陵定陵落成,举办奉安大典,她们作为文宗的遗孀,谒陵与礼。

天子亲政之后,为示天下以“纯孝”,许会奉两宫皇太后銮驾,巡幸两次热河行宫?

剩下的出京的机会,就是预先看一看身后事——巡视自己的陵寝工程了。

说到行走的自在,最尊贵的皇太后,比不上最普通的村女。

和大多数后宫嫔妃不同,慈禧少年时候也算走南闯北,这种前后之间过于明显的落差,会让她感受到更多的无奈、烦躁、苦楚,这些,在原时空,未必不对她的行动方法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是慈禧为什么对颐和园的山水如此心心念念的重要原因。

假如两只大船到埠,真能以“巡阅”的名义走上一遭,对慈禧而言,确是有着凡人很难想象的重大意义的。

何况,她这辈子,既没有看过这么大的船。也没有看过无边无际的大海。

更何况。“巡阅”的是“海军”。她还不晓得大清国未来的“海军”是什么样子,想来,旌旗飘扬,军刺如林,甲胄鲜明,吼声如雷!然后,会有无数铁血汉子齐刷刷地向她行礼——那是何等况味?

想到这些,她便不由浑身微栗。掌心出汗。

对了,还有那些她怎么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样子容貌的巨炮——怎么可能一炮就把一只好大的船打得粉碎呢?

年轻时候的慈禧,并不缺乏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吸收新鲜事物,也远比年老时候轻易,但长时间关在一个四方天里,不和外界进行直接的接触,是人就会变迟钝,甚至变傻,慈禧亦不能例外。

退朝之后。慈禧一直在心里打算这件事情。

难得他那一句“到时候臣等具折奉请两宫皇太后巡阅”——不知道打破了多少规矩禁忌!

可是,万一。这个家伙只是随口搪塞呢?

慈禧重复想了又想,感到对关卓凡的意向并无足够把握。这个事既然是慈安挑起来的,就要着落在她身上,让她出面,在关卓凡那里敲砖钉脚,不容这个家伙悔赖。

她算了算时间,征伐日本之前,恐怕是不大可能赶得及“巡阅”的,关卓凡说过,兵舰一到,即行出征。而太后出巡,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做很多的筹备,何况要往那么远的处所?更何况是“阅军”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

这一段日子,军机处和他本人必定要全力筹备征日事宜,是没有精力时间来管她“巡阅”的事情的。

那么,打完日本之后呢?

他说过打日本“最多三个月便见分晓”,那么就是说,今年之内必定班师凯旋——慈禧兴奋起来:打了胜仗,“阅军”就多了一层“慰问将士”的意味,愈加光明正大,腹诽的人嘴上也不好说什么了!而且更加地光荣鲜明,更加地有意思!

慈禧被自己的动机弄得浑身燥热,想着传午膳的时候,就要撺掇慈安,在关卓凡那里“敲砖钉脚”。

两宫的午膳在长春宫传。先陪着小天子用过了膳,慈安又絮絮地吩咐了几句,慈禧说的则是“不许调皮”。小天子低眉顺眼地答应了,辞了两位皇额娘,一堆太监簇拥着,回弘德殿上“国语课”往了。

姐俩这才开端正经进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