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乱清 > 第一七四章 机器轰鸣,心惊肉跳(1/2)

第一七四章 机器轰鸣,心惊肉跳(1/2)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03();

“高人”一笑,说道:“皇上御极之初,难免有一些奇想妙思,可行之则行之,不可行之则缓之,皇上固然年轻,但从善如流,这件事情,涤翁不必再摆在心上了。”

轩亲王“奇想妙思”四字,委婉的表明了,他亦不以在直隶推行蚕桑为然,不过,“可行之则行之,不可行之则缓之”一句,语气却有点儿暧昧,曾国藩答了声“是”,心里依旧嘀咕。

见曾国藩的脸色,似乎还是不能释然,关卓凡说道:“这个话头,是这样子出来的是次登基大典,皇上以服御的朝袍,所费甚是不菲,对我说,假如就近取材,不是可以节俭些用度吗?涤翁晓得的,御用的袍服,基础都是江南织造的差使。”

“哦……”

“我说,”关卓凡说道,“直隶未必合适种桑养蚕,说不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过,我在江南呆的时间不算长,也不敢把话说逝世了,就对皇上说,登基大典之后,曾国藩就要陛见,他在江南呆的时间较长,相干情况,必定更加懂得,到时候,皇上可以拿这个事儿,问一问他。”

“哦……”

曾国藩沉吟了一下,微微颔首,“今上……俭德可敬。”

心里冒出一个动机:“上头”是否有裁抑江南三个织造衙门的意思?

“是!”关卓凡说道,“皇上固然年轻;另外,实话实说,读得书也不算多,可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倒是念兹在兹。”

“圣明天纵,社稷之福,臣民之幸。”

关卓凡微微一笑,“不错。”

顿了顿,“不过,皇上也说了,这批朝袍、龙袍,所费固然不菲,活计倒是不坏,较之穆宗毅天子御用的朝袍、龙袍,用料、绣工,明显好了很多。”

曾国藩心想,这倒不稀奇,穆宗践祚之时,江南烽火遍地,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金陵、苏州是在长毛手里,江南织造三往其二;剩下的一个杭州,被长毛长期围困,朝不保夕,早就失往了“内廷供奉”的能力。江南三织造尽废于兵隳,穆宗御用的朝袍、龙袍,不说绣工,单说用料,不“就近取材”亦不可得,所用者,必是内务府存储的陈丝,自然不能够同当年的新丝相提并论。

不过,他是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人,想回想,嘴上什么也没有说。

“我说,”关卓凡持续说道,“穆宗毅天子那时候,咱们还在打仗,诸事从简,和现在不大比如;这时,旁边有个凑趣儿的,说,照他看,皇上的朝袍,莫说穆宗毅天子的比不了,就是比起文宗显天子的,似乎也要略胜一筹呢。”

这个“凑趣儿”的,自然是某个年长的太监,不过,轩亲王所述,未必是其原话太监称呼同治、咸丰二帝,是不会喊“穆宗毅天子”、“文宗显天子”什么的。

这且不往理他,要害是,文宗登基的时候,洪杨还没有起反,江南三织造都还好好儿的,“比起文宗显天子的,似乎也要略胜一筹”,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我问他,”关卓凡说道,“怎么个略胜一筹法儿呢?用料更好?还是绣工更好?他说是用料更好很明显的,更滑、更软、更顺、更韧;又补充说,四执事的人说过,那么多年了,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绸料。”

顿了顿,“蓝本还认为是天时的关系是不是今年的蚕养的特别的好呢?可是,既然四执事的人说什么‘那么多年了’,那就应当不关天时的事儿了应当另有缘故。后来,我叫人查了查,果然皇上朝袍、龙袍所用之丝,是从新建的缫丝厂出来的。”

曾国藩心中一跳:啊,本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前文提到,曾国藩奉旨进京,充当登基大典的“宣诏官”,但出于某些特别的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