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十章实验剧团(1/3)

第十章实验剧团(1/3)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滚石其实并不如陶晓清说的那么悲剧。

吴楚楚和段氏兄弟之间争执的焦点,是公司的音乐风格和未来展方向,至于这两个多月的日常运营,倒是一切正常。

吴楚楚是唱民歌起家的,偏爱民谣风格,认为音乐是娱乐休闲之物,而段氏兄弟是办摇滚杂志起家的,深受西方摇滚音乐影响,骨子里有股人文思维和叛逆气质,想要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音乐。

理念不合,其实不算是大问题,正如沈冲上次来台北提议的那样,公司不缺钱,可以双管齐下,各做各的,所以这两个多月来,双方各自做好了一张专辑,但都没有灌制唱片行。

问题的关键,是吴楚楚认为,段氏兄弟和罗大佑一起捣鼓出来的专辑,太过离经叛道,如果行,肯定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很有可能会被台湾政府重罚,甚至查封,从而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营,让他也受到牵连。

所以他联合彭国华,极力阻止罗大佑的专辑行,而四人组的股份基本对等,罗大佑的专辑不能行,他的自然也别想行了……

于是只能等大股东沈冲来做最终裁决了。

在滚石新建好的试音室,沈冲先听了一遍罗大佑的专辑demo,听过之后,他基本赞成吴楚楚的判断。

因为他横插一杠子的缘故,滚石提前一年成立,不管是段氏兄弟,还是罗大佑,都更年轻,也更理想化,做出来的音乐,不管是歌词的批判度还是音乐的冲击力,都出了那张著名的《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是1982年行的,当时在台湾引起轰动,一片口诛笔伐之声,段钟潭事后回忆后怕,说行之后,都做好了关门大吉的准备。

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的大环境下,台湾当局极度敏感,社会上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全力打压,开年至今,已经有数起群体事件被镇压,政治气氛之凝重,远1982年,这张名字都还没起好的专辑,里面好几歌的歌词,都非常激进,行之后,政府找上门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专辑做的质量很高。”沈冲听完,沉吟半响之后,说道:“如果能行,就相当于在华语乐坛丢下一颗原子弹。”

“这么说。”段钟潭连忙问道:“沈先生同意行了?”

“可以行,但是不能在台湾。”沈冲摇头,说道;“我赞成吴先生的判断,如果在台湾行,必然会有大麻烦,要么先雪藏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了再行,要么拿去香港,换个假名字行。”

段钟潭和罗大佑对视了一眼,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香港现在是粤语歌的天下,而且我们做的是台湾音乐,在香港行,又要改名,还不如不。”段钟沂问道:“沈先生,你说雪藏一段时间,是多长时间?”

“具体得多久,我也不知道。”沈冲笑着安慰道:“当年朱元璋造反,手下建议他广积粮,缓称王。现在台湾是寒冬时节,诸事不宜,所以必须得等,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这张专辑我很满意,也很喜欢,你们以后想做什么样的音乐,就做什么样的音乐!我都会继续支持的,先把货存着,等春天来了,再放出去,到时候把台湾音乐界炸个天翻地覆。”

“可是我们什么都不做,寒冬怎么会过去?”段钟潭皱着眉说道:“我们想做能出自己声音的音乐,就是想要让国民党的那些人知道,他们的作法,不得人心。”

“音乐就是音乐,和政治扯上关系做什么?”吴楚楚在一旁说道:“音乐是拿来欣赏的,不是用来蛊惑人的。”

段钟沂立刻反驳了一句:“如果我们做的音乐,对社会无益,那还不如不做!”(注1)

“别争,别争。”沈冲连忙打圆场,说道;“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搞主义,都要讲究手段的嘛,我们在座的各位,都不希望罗大佑成为第二个杨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