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六章广州(1/2)

第六章广州(1/2)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

1979年7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正式实施。

因为内地长期被迫闭关锁国,加上信息传播不够通畅,海外对此反应冷淡。

况且法律是颁布了,可该怎么执行,谁都没谱,在思想僵化,凡事都要打报告的1979年,即使有人想吃第一口螃蟹,也不是那么容易吃到嘴的。

沈冲本打算亲自操作来内地投资,不过从北京回香港的途中,路过广州的时候,知晓了罗孚的奇遇后,立刻打电话安排李开元来广州,通过廖公的关系,运作合资公司的事情。

即使走了高层路线,手续仍然极为繁琐,李开元在广州呆了大半个月,期间还跑了一趟北京,折腾很久,才终于拿到了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放的中外合资企业第“oo1号”批文。(注1)

在沈冲的授意下,李开元宣布投资1ooo万港币,和深圳市教育局下面的一家只有几个工人的文具厂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港合资深圳开元玩具厂。

沈冲带着莉莉来深圳,就是为了参加玩具厂的奠基仪式,这可比《疯劫》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的历史意义要大的多,不容错过。

李开元是第一个来内地吃螃蟹的,有典型意义,1ooo万这个数字也够动人心魄,所以奠基仪式上,不仅深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来了,还来了几位副省级的大人物,其中还有两位是来自北京的。

不过沈冲纯粹是来观光打酱油的,这些大人物暂时和他的电影帝国计划无关,所以也没露脸,拍了几张纪念照片后,带着莉莉直奔广州。

去广州,是为了搞定《电影时代》简体版的印刷和行。

在香港本地建印刷厂,固然方便快捷,可只印周刊的话,利用率太低,又没有代理印刷的机会——在沈冲的记忆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香港媒体,都没有进入内地销售的本事。

所以去内地找工厂代理印刷,是最好的选择,沈冲选中的印刷厂,是珠江电影制片厂旗下的附属印刷厂。

珠江电影制片厂是岭南地区最大的电影厂,但放眼全国,却是小字辈,远不如北京,上海,化人,没有不知道他的,有沈冲的财力支持,罗孚又很会交际,所以没过多久,他就结识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

这也是沈冲亲自来广州,和珠江电影制片厂洽谈合作的事宜的缘由之一——上次在广州,和罗孚一起运作《电影时代》在内地行批文的时候,他流露出想要辞职,自立门户的心思。

罗孚是广州长大的,在香港开了眼界,熟悉媒体运营,回来之后,又结识了不少人物,有本事,有人脉,再加上一颗想做大事的野心,想要自立门户,不足为奇。

如果是三五年后,沈冲的电影帝国版图稳固了,他会很欣赏罗孚的这种想法,甚至会出资帮他一把,但是现在不行,罗孚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给力的手下,他走了,损失无可估量。

沈冲看重罗孚,不仅是他掌握的人脉,更主要的是他的能力。

杂志社的很多编辑,包括沈冲认识几个影评人,文人气质浓厚,偏重艺术,不善经营。

罗维明和陈柏生,经营能力没问题,但眼界狭窄,只关注杂志或者香港电影本身,对文化大环境,尤其是内地的文化缺乏认知。

而罗孚对文化环境很所研究,他的眼界和思维方式,都非常契合沈冲心中对杂志社的未来规划,况且只要看他能和邵逸夫和廖承志这样的大佬关系融洽,就知道天生就是做媒体的料子。

沈冲会越来越忙,杂志社需要这样的人才来掌舵。

上次在广州,沈冲和他深谈了一番,又给高薪,又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