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五十四章三毛(1/2)

第五十四章三毛(1/2)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香港飞往台北,只要一小时四十分钟,沈冲十一点多出,到中正国际机场的时候,正好下午一点。

中正国际机场是七十年代蒋经国推动的台湾“十大建设”中的一项,在1979年春节前启用,是目前亚洲设施最先进的机场之一。

走下飞机的时候,沈冲颇有几分感慨,这座机场建成之后,用前“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此时谁也想不到,明明一副千秋万代家天下架势君临台湾的蒋家王朝,在员,耗资不菲的录音棚还在建设,旗下歌手也只有罗大佑一人,还是个兼职的——他父亲坚决反对退学,一心要他去做医生。

段钟沂和彭国华几天前去了日本,采购录音棚所需的器材,吴楚楚去了台南,只有段钟潭一人留守。

在段钟潭的办公室里,沈冲翻了翻公司人员花名册,说道:“录音室建设进度过半了,怎么歌手还只有罗大佑一人?”

“阿冲……算了,说公事的时候,还是叫你沈总吧,不然怪怪的。”段钟潭说道:“签歌手的事情,主要是吴楚楚负责,他和我们意见不一样,闹了点矛盾,所以就僵持住了。”

“怎么?”

“罗大佑写了一些非常不错的歌,我们就想先给他行一张专辑,作为公司创业作。”段钟潭解释道:“不过吴楚楚觉得罗大佑风格偏向摇滚乐,歌词又太激烈,风险太大,他想签几个校园民歌手,迎合市场,先做一张民歌专辑。”

沈冲又抓了抓头,有点惊讶。

滚石四人组这么早就起了分歧?

吴楚楚极善躲避各种风险,是见风使舵的大师级人物,台湾第一代民歌手中,杨祖珺被迫放弃了唱歌事业,胡德夫唱了二十多年才出了第一张专辑,而他呢……先入滚石,后创飞碟,最后在华语流行音乐衰落的前夜,把公司卖给了华纳,大赚了一笔。

在“戒严”的特殊环境里,公司草创之初,跟随市场风向,做一张温和的专辑打响知名度,吴楚楚的决定无可厚非。

不知道段氏兄弟为什么对吴楚楚的稳妥作法?

“现在全台湾都在唱校园民歌,青山绿水,男欢女爱,一片靡靡之音,太阴柔。”段钟潭见沈冲不说话,继续说道:“所以大哥和我觉得,这时候用罗大佑的摇滚乐,出完全不同的声音,震撼社会,可能效果会更好。”

“我对台湾社会不太熟,也不懂音乐,公司运营的事,我不插手。”沈冲放下花名册,说道:“不过公司不缺钱,你们为什么不直接开两个工作组,一个做罗大佑的专辑,一个去做校园民歌专辑,双管齐下,分歧不就解决了。”

“公司才刚成立,没那么多人手同时做两张专辑。”

“没有人就挖人嘛。”沈冲建议道:“只要锄头挥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新格唱片,海山唱片,歌林唱片,都去挖挖,消弱对手,壮大自身,一举两得。”

“这不太好吧?”段钟潭有些犹豫,说道:“我们是新公司,贸然挖人容易被他们联合抵制。”

“怕什么,新公司要有新气象。”沈冲蛊惑道:“不打破旧的格局,哪有新公司上位的机会。”

“沈总你不知道。”段钟潭苦笑,说道:“我们的录音室至少还要半年才能建好,现在录歌,要借用新格的,录好了,还要找海山的工厂灌制唱片,要是他们卡脖子,我们就只能去日本录音做唱片,成本会翻倍的。”(注2)

又是去日本……

沈冲无语,香港和台湾两地,此时的电影和音乐的工业基础也太差了。

拍完电影,如果想要好的效果,都要去日本配音配乐做后期——《疯劫》没去日本,是因为沈冲瞎折腾,预算支太多,吓得许鞍华没敢跟他提去日本的事,就在香港凑合了。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