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五十三章去台北(1/2)

第五十三章去台北(1/2)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5月17日,沈冲回到香港后,才呆了一天,又坐上飞机,前往台北。

这次去台北的行程,是被逼无奈,临时安排的。

在互联网兴起,资讯大爆炸的时代里,明星偶像仿佛摩天大楼顶部的霓虹灯,虽然高,但并非遥不可及,看似五光十色,却未必有多少人真心喜欢。

而在资讯不达的时代里,明星偶像们仿佛真的天上明星一般,熠熠生辉,惹人遐思。

所以来自资讯大爆炸时代的沈冲,低估了黑泽明的影响力,一夜之间,香港电影业内似乎全都知道了他把许鞍华和严浩塞进了黑泽明剧组的事情。

许鞍华好说,《疯劫》吓翻全城,叫好又叫座,是香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导演,又和沈冲旗下的公司签了合约,是嫡系,送去跟黑泽明学习进修,合情合理。

但是严浩为什么也能去?他不过和沈冲多聊了几次,真论起关系来,也就是朋友而已。

而香港年青一代的电影圈里,谁不知道沈冲沈财神最爱交朋友?

大家都是朋友嘛,严浩能去,我就不能去?

于是第二天早晨,沈冲刚到办公室不久,就接到七章失败后,曾经动过收购一本财经杂志的心思,他最初看上的是《远东经济评论》,这家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杂志,是公认的亚洲最有影响、最权威的国际性新闻政经周刊之一。可惜,通过汇丰银行的费利通一接触,才知道几年前,《远东经济评论》被美国的道琼斯媒体集团收购了49%的股权,他们并没有出售的心思,而沈冲想要的是一本有绝对控制权的杂志,此时最终不了了之。

这个《asiaeek》是本新闻时事杂志,只能算和政治经济擦边,不过办的不错,如果有机会,倒是可以收入囊中。

“哟,邹文怀真能吹。”那男子又打断了沈冲的思考,他一边看着邹文怀的专访,一边说道:“说要投资6ooo万美元,把成龙捧成下一个李小龙,打入美国市场,李小龙是真功夫,成龙那是杂耍,美国人看的上才怪。”

“有雄心总是好事。”沈冲说道:“敢去赚美国人的钱,总比窝在香港捞钱好。”

“雄心有什么用?”那男子哗啦啦的翻着杂志,不屑的说道:“美国人的钱哪有那么好赚的,6ooo万美元啊,要是亏了,嘉禾就要倒闭关门大吉,其实以嘉禾的牌子,专心在香港和东南亚赚钱多好,稳稳当当,何必跑去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冒风险。”

沈冲听得直摇头。

香港电影史上的几个著名公司里,邵氏和嘉禾是沈冲最重视的,不为别的,就为这两个公司都有着国际化的眼光和远大的野心,他们在争夺本地和东南亚电影传统市场的同时,还积极主动的走出去,费尽心机把香港电影打入国际市场。

邵氏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参与国际制作,先是和沟口健二合拍《杨贵妃》,后来又和英国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七金尸》,《大班》等电影,去年更是豪掷一千六百多万美元,网罗了肖恩-康纳利,和好莱坞合拍《地球浩劫》,好像再过几个月,电影就要上映了。(注1)

而嘉禾在李小龙之后,又积极筹划把成龙包装成新一代的动作巨星,从而进军国际电影市场,邹文怀在第二期的《第一电影评论》专访中,透露即将和福克斯公司合作,投资6ooo万美元,拍摄《杀手壕》和《炮弹飞车》,雄心壮志不输邵氏。(注2)

虽然这些动作,说白了都是为了利益,纯粹是为了赚钱,但这种锐意进取的国际化动作,客观上促进了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传播,扩大了影响力,无意中抵抗了好莱坞的侵袭。

而除了这两家公司之外,香港再无有进取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电影公司。

六十年代是邵氏独霸,七十年代是邵氏嘉禾争辉,怀在1979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