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三十九章江家(1/2)

第三十九章江家(1/2)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李开元一边喝粥,一边盯着沈冲看,“你昨晚捡到宝了?”

“做了个很爽的梦。”沈冲打个哈哈,在她对面坐下,问道:“刘婶怎么说?”

“没什么,让我赶紧搬走,别让那些记者来妨碍天宝上学。”

“就这样?”

“还能怎么样,你也知道,我妈偏心的很。”李开元舔了一下嘴唇,说道:“谁让天宝聪明,成绩好呢,现在才刚赚点钱,都在想着送她去英国读书了。”

“那你赶紧把房子买了。”沈冲盛了一碗粥,然后摇头晃脑的叹息道:“以后早上起来,就喝不到这么好的粥了。”

天宝要上学,刘婶忙着饺子店,而自从回到长城电影公司后,李唐更是恨不得住在那边,他们都离家很早,只有李开元,每天早晨熬好粥,等沈冲下来一起吃早餐。

“矫情!”李开元瞥了他一眼,笑盈盈的说道:“我住哪,你还不是随便去。”

……

在系统全面开启前,沈冲东奔西走,好像无头苍蝇一样,东撞一下,西戳一下,零零散散,不成章法,有时候做着做着,连自己都迷失了,茫茫然不知道到底是在忙啥。

而现在有了任务系统,有目标,有奖励,做起事来动力十足。

刚到东方魅力的办公室不久,台北四人组就联袂而至,昨晚宴席上的变故,让他们颇为忐忑,为了筹备唱片公司,所有人连老本都掏出来了,要是沈冲翻脸不投资了,之前的投入可就要打水漂了。

沈冲前世是听着滚石长大的,滚石3o年演唱会他也有捧场,对这家公司很有好感,他本就不在乎台湾音乐市场的那点油水,现在系统又明确的给了任务,于是很爽快的签订了投资协议。

段氏兄弟经营能力不俗,吴楚楚和彭国华也是人杰,沈冲又对音乐没有太多野心,只要求控股,每年审核财务,至于日常运营,一概不插手,丰厚的投资和宽松的条件,让台北四人组喜出望外。

“虽然我不插手公司运营,但我想推荐一个人,成为唱片公司的签约对象。”沈冲签好投资备忘,放下钢笔,然后说道:“你们觉得罗大佑如何?”

“罗大佑的音乐才华毋庸置疑,沈先生即使不提,我们也会签下他的。”段钟潭笑着说道:“其实昨晚我们就和他定了口头协议,公司成立后,第一个就签他。”

“第一个签的是吴老兄吧。”确认投资款后,四人心情大好,彭国华拍着吴楚楚的肩膀,调侃道:“这位可是我们四个人中,最会唱歌的一个,好歹也算是个歌手。”

“去去去。”吴楚楚拨开彭国华的手,正色说道:“罗大佑风格比较偏西方摇滚音乐,和台湾现在流行的校园民歌截然不同,不太容易被市场接受,签了他,风险很大。”

沈冲暗自点头,佩服吴楚楚的眼光,不愧是打造了小虎队,林志颖等流行偶像的幕后大老板,市场嗅觉极为敏锐。

1982年,校园民歌早已式微,罗大佑行《之乎者也》专辑,还被很多人口诛笔伐,造成极大的争议和社会影响,在1979年,清新自然的音乐风格席卷全台湾,罗大佑要是在这时候,贸然行词曲都极具颠覆性的专辑,十有化环境中,只要能扯上一点人际关系,很多事情都会好办的多。

显赫一时的江家在解放后烟消云散,子孙散落在海外各地,沈冲没那个本事,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和廖承志关系亲密的江孔殷直系亲属,不过他知道,江之强家和廖承志肯定有香火之缘,因为改革开放之初,深圳才刚刚建市,内地电影市场完全没对外开放,江之强的父亲就跑去深圳投资建了电影院,如果没有廖承志的关系,以香港人见风使舵的尿性,如何敢这么大胆……(注1)

江之强的父亲早在5o年代就从事电影业,经营独立电影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