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梁仕容传记 > 第101章 新州风情下(1/3)

第101章 新州风情下(1/3)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四、天露仙源

天露东山仙迹传,白云深锁断尘烟。

桃花沿水千年落,药蔓粘云万古悬。

窈窃巧通三岛路,幽深别有一壶天。

其中想是无人到,若有相逢客羽仙。

这首诗是作者登天露山所作。天露山又称水源山,位于县城东南部太平镇,海拔1137米,山势巍峨雄伟,终年翠绿,云雾缭绕。山上怪石遍布,奇景众多,有宇文新州登临天露、开卷诵读的石书房;有似太白腰上玉带,一泻惊天的白水带瀑布;有天降异书于民间的含书石;有唐贞观年间建之岱山寺遗址等。山中杜鹃花、吊钟花、龙须草、野木沙椤、原生荼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一泉出自半山的岩石上,若承天上甘露而生,人称仙源。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到此无不被这里的景色所迷,流连忘返,留下佳句名篇,盛赞天露仙源美景。每年元旦前后,天露山一带,处处人家,处处青梅,十里梅花开放,洁白如雪,香气四溢,蔚为壮观。

这首诗通过对天露山自然风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富于想象、气势豪放的精神境界,抒发了他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炽热感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运用夸张手法和通俗的语言,着力描写了天露山之高:好似“白云深锁断尘烟”一样高耸云端;飘荡在泉水中的桃花,沿着泉水,好像经过千年那么久才能流落山下,天露山源之奇,如一泉出自半山的岩石,“幽深别有一壶天”,若承天上甘露,又似太白腰上玉带,一泻惊天,夸张地突出了天露山之高;高到“想是无人到”,天露山泉之奇,真令人觉得气势磅礴,动人心魄!

五、崖楼耸翠

名山秀拔翠华峰,北镇关河郡势雄。

垒叠层崖侵汉外,崚嶒一观柱中天。

春来花竹青还淡,冬到松柏翠更浓。

万古崔嵬常秀丽,四时不改色葱葱。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者被贬新州,泛舟于新兴江,被崖楼山独特的风景所吸引。崖楼山,海拔755米,位于县城北20公里的车岗镇境内。泛舟远望,叠嶂排云,点苍染黛,青翠欲滴,浑然天成。车岗,这片古老的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的香火几千年如缕不息绵延。自南向北纵贯全镇的新兴江,波光潋滟,秀丽明媚,给江岸两边的车岗大地平添几分灵气。同时,也浇灌出两岸的秀丽风情。江岸之西有座气势峻嶒的高山,名叫崖楼山,山上绿树郁葱,清溪潺潺,百鸟啁啾,四季皆春。与崖楼山隔江相对,在座石山,名叫船山,其状如舟,据传是当年六祖惠能点化而成。岿然而立的船山,以其静止的凝重遏止追逐多欲的放浪,以其********的禅机,象征人类灵魂的再生和洗礼……滔滔江水,冲破崇山峻岭的阻挡,去际会世纪的波涛。诗人有感于此,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这首诗开篇四句,以气势磅礴之势,描绘出崖楼山雄伟秀拔,如一柱擎天矗立在北镇关河郡上;接着,紧扣“耸翠”这一主题,嶂叠耸翠,描写出在这座垒叠成一层层悬崖的又高又大的崖楼山上,叠嶂耸翠,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在这里,诗人用“万古崔嵬常秀丽”来比喻崖楼山,十分贴切。

六、锦水拖蓝

锦川青碧一蓝溪,混混源头出自西。

拖绿湾环如玉带,浮光潋滟似玻璃。

色连碧落浑无别,影与明沂一样齐。

活水安能留得住,转归大海入天池。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新州,寄情于山水之间所作的《新昌八景》之第六景。锦水(今新兴江上游西河),发源于与阳春交界的锦山,流经河头、簕竹,至洞口会合卢水(今大南河)。河的两岸,万山裹锦,中间溪流,像一匹蓝布一样斜拖,故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