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92章 欺世盗名(1/6)

第92章 欺世盗名(1/6)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今上好佛,几可谓以佛法治国,不愿用士兵打仗而异想天开拦水坐坝吞没敌人,也大半是由于不愿多“杀生见血”的缘故。

魏晋以来,尤重玄学,梁国这位天子最初立国时,定下的规矩也是“三教并流”,他自身是位极为博学多才之人,六艺皆精备,而阴阳学、纬候、卜筮、占决、草隶、尺牍、骑射,莫不称妙。

可随着他的统治渐渐牢固,佛教的地位被抬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朝廷不但下令以佛教为“国教”,还建立了无数佛寺,搜集大批的铜器铸佛像,以致于民间都无钱可用要用铁钱的地步。

在这位天子还没有当天子的时候,起初是信道的,道门在三吴之地和海边诸郡信者甚众,北方倒是信佛者居多,可随着空门被定为国教,即便天子的态度并没有表现出抑道,但羽士却越来越少,到最后到了大多回隐山林修行而不降生的地步。

也有想要挽回道门被空门压迫的窘态,积极在建康奔走的道人,但南方再也出不了寇谦之、陆静修这样出类拔萃的道门首领,佛道之争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道门已经盘踞极为不利的下风,甚至在诸多摩擦之中,渐渐已经到了针尖对麦芒的地步。

吴兴郡属于三吴之地,蓝本是道门信徒的集中之地,传道者甚多,如陈庆之这样从小信道的,皆是受到家庭影响。

但这些年来,由于佛教渐渐势大,又经常施粥、开斋会、超度亡灵等等,道门也渐渐在失往对三吴之地这个大本营的把持,而且官府对羽士的资格诸多盘验,对僧人的资格却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以很多回避重税和徭役的人,将头发一剃,找个寺庙投奔,就变成了僧人。

他们一路行来,行脚的僧人见了不少,群聚的羽士却没有几个,在这长城县见到了一群,还是如此有本事的,自然是惊恐万分。

随着那青年一声道号,大喊“蛇妖已除”,人群之中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躁动起来,欢呼声夸奖声不尽于耳。

那股狂热像是某种沾染病一般,一个沾染一个,刹那间,施府门口就像是成了什么道场,围观的百姓磕头的、求药的,求“神仙”往家里看看病人的,从各方围将了过来。

那随着青年“羽士”的几个道人似乎早已经习惯了如此,在人群未围上来之前就护着那青年到了施家的正门下,又在外围逐一听着他们的诉说,用神案上的纸笔记下各家的诉求,并不由于对方贫穷显赫与否而差别看待。

唯有那丰神英俊的青年一派高人风范,态度自若的在和施家的家主应对。

“道长果然是神人,老夫之前多有怠慢。”

施家的家主蓝本对“捉妖”也是半信半疑,抱着逝世马当活马医的想法试试,可没想到真在午时阳气最重之时,亲眼看到这斩妖除魔的“神迹”。

“江道长抓妖必定耗神,还请进室休息片刻,老夫已经命家人设席招待道长,捉妖的酬劳也都一并备好了。”

被称为“江道长”的青年不卑不亢地点了点头,又转身看了一眼门前,轻声道:“待贫道的师兄弟们记下此地百姓的艰苦,我等再一起进内。捉妖虽有我之功,但也多靠他们护法,镇守各个方位。”

那施家的家主自然不愿得罪能驱使斩灭鬼神之人,连忙应诺,确定宴席少不了这些道人,捉妖的酬劳也不会只是一个人的。

此时门外一片嘈杂,门前却有几人只是眼神难掩诧异,却没有挤进狂热的人群之中。

“热烈看完了,走吧,我们下午还要回船上,耽误了进夜了就得在这里住一夜了。”

祝英台不耐心肠看了眼天气。

“走走走,往其他处所走走。”

“咦,祝英台,你不是最爱好热烈吗?这现成的热烈怎么要走了?这可是‘天师’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