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369 乡野趣闻(1/4)

369 乡野趣闻(1/4)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不得不说, 马文才和梁山伯选择离开京城的决定是对的。

他们一个是亲身抓捕萧宏出府的领军, 一个是揭露萧宏罪状有功的御史,假如萧宏没逝世还好, 而如今萧宏逝世了,在这种节骨眼上让天子看到,心里必定会有些膈应。

即便那是天子下的命令, 可天子也从来没想过让弟弟逝世。

马文才接到“临川王薨”的邸报时, 正与梁山伯在“梁山伯”的坟上祭拜。

临川王更换士籍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梁国,而那些被更换的可怜人无一不是当时精彩的人才。

那时候萧衍刚刚登基不久,百业待兴, 由于罢黜了一大批前朝的旧臣,无论是朝中还是处所上都有大批的空缺,正如前两朝那样,为了平衡各方的权势,萧衍曾经不拘一格提拔过不少人才,也因此设立了五馆,而这些被抬进士籍的庶人, 大多是由于政绩或出名的贤德才名而被选中之人。

也正由于他们的优良,不但让蓝本属于他们的荣誉被人巧取豪夺, 也给他们惹上了杀身之祸。

这桩丑闻被检举出来时, 全国震惊, 而后那些窃居高位者大多举家逃逸, 更坐实了他们的卑鄙行动, 而朝中以极快的效率恢复了那些被窃取名位者的身份, 却创造大部分人家都找不到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梁山伯那么优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察觉到自己长辈的逝世是出于谋害,那些与梁新一般年轻有为的受害者留下的遗孤,大部分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或成了奴隶,或穷困潦倒,以至于朝廷将本相告诉他们时,尽大部分人还认为自己听到了什么笑话。

这种“沉冤得雪”的故事历来是受到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更别说之后产生的事情如同传奇话本一般,于是各郡各州都有了“穷女婿惨遭悔婚、悔断肠原是士人”、“贫贱女流浪风尘、得恩书浴火重生”之类的故事。

其中最传奇、流传最久的,还是梁新父子的故事。

尤其是梁山伯,抛却他早逝不说,这个父母早逝却一直奋发向上、终极完成人生逆袭成为有为县令的年轻人,简直就是大部分平民百姓盼看自家儿女成绩的人生模版。

当然,能不逝世最好了。

新任的鄞县县令姓钱,二十出头,是一个低级士族出身,再一问,居然也是会稽学馆的学生,委曲算得上同出一门,这县令又会钻营,于是就伏小做低攀上了马文才,非要一路领路加作陪。

马文才和梁山伯对这座坟比谁都熟,还要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也颇为有趣。由于知道是假坟,这趟来祭奠之行就有些轻松,除了必须办好天子的差事把祭文在坟前烧了,倒颇有些有些“旧地重游”的轻松。

马文才是带着皇命在身的,一路都要向受害者所在的州县和司徒府传递“恩书”,让他们修正士簿并正名,所以等到了鄞县时,那“传奇”已经朝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发展了。

梁山伯和马文才往“上坟”的路上,蓝本冷冷清清的上山路却人来人往,都是带着香烛纸钱之类来祭奠的人,除此之外,还能见到不少身着纨绔的士人,大约是听说天子赦封的忠义之人在这里,过来看看热烈、顺便在坟前吟诗作赋一番的闲散士族。

等到了九龙墟的顶部,看到了那座被明显修缮过的坟茔,更是有一圈人围着个老农,在听着什么。

梁山伯和马文才都是穿着素服前来,毕竟是来祭拜的。钱县令是出自会稽学馆,对这位“先辈”也挺尊重,多年来清明还曾上坟,这一次也传了一身白色麻衣,都不怎么显眼。

于是那群说的热火朝天的人,谁也没创造来了几个“大人物”。

“咱们梁县令啊,是日能断案、夜能通神,白天专门在人间为百姓伸张正义,晚上则为天神鬼卒处理冤屈。知道九龙墟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人人都爱马文才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