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乱清 > 第二十八章 五体投地(1/2)

第二十八章 五体投地(1/2)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b; 前年的黄崖山教案,血洗结束,其中逝世教者有不少山东本地的官宦子弟、眷属,主持进剿黄崖山的鲁抚阎敬铭,为当地士绅和鲁籍言官攻讦,难安于位。@,关卓凡欲收阎敬铭为己用,乃一力掩护,成果阎丹初不降反升,左迁为户部尚书。

阎敬铭感念知遇,甫一到部视事,即大刀阔斧,锐意整理,几乎把户部翻了个底朝天,户部名下的“三库”银库、绸缎库、颜料库,亦不例外。

绸缎和颜料二库,库名中的绸缎和颜料之外,还躲有多年来各地进献的无数贡品,包罗万有,可谓天下贡品总汇,其中很多物品,算得上奇珍奇宝。

这两个大库,账目混乱之外,一、两百年下来,很多躲品经年累月,腐烂霉烂,完整不堪应用,都成了“逝世物”;剩下的能用的东西,也统统昏昏大睡,可贵的资金就这样长时间地沉淀着。

阎敬铭多派人手,将已经朽烂、全然不堪应用的物品搬出大库,予以烧毁;其余盘点明确,除朝廷留用部分外,剩下的则打算按市价销售,所得缴进国库。

这个打算,是阎敬铭的一番苦心,真要实行,却是吃力不谄谀。

“三库”拿出来鬻售的物件,大部分都是有了年头的,既按市价,就必定要打折;只要打折,一折也好,九折也罢,都会招致讥评都会有人说你“卖得贱了”,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原封不动摆在那儿。任其蒙尘朽烂。一两银子也不变现。反倒没有人说你“国有资产流失”。

那个时代,基础上还没有什么“固定资产折旧”一类的概念。

当时,关卓凡人已经到了上海,正筹备出征日本。他考虑到阎敬铭整理户部,从上到下,已得罪了无数人,不能再予人口实,于是给阎敬铭写信。分析厉害,将这个打算暂时按了下来。

那些尚堪一用的躲品就持续躺在库里睡大觉。

荣安公主、敦柔公主“釐降”,这些躲品终于可以“醒”过来了。

三百六十台公主妆奁,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这批躲品。

除了公主妆奁,“大婚”的其余使费,也努力求之于这批躲品。譬如,抬妆奁的五百五十二名銮仪校,身上的红缎袍褂,灿若云霞。旁观的“达人”,自作聪慧。认为是苏州织造衙门新“传办”的差使。实在,这批袍褂,湖绸固然是湖绸,却非新品,而是尽数出自“三库”绸缎库之旧躲。

只不过,新、旧绸缎,不细看的话,样子固然无二,但品德却不比如。有人提出这个疑虑,轩亲王派人问话:送公主妆奁,自紫禁城至朝内北小街,这一路上,这身旧绸制成的袍褂,会不会断线、开裂?

呃,这个,还不至于。

这就结了!这个袍褂,本就是为公主“釐降”特制,品德再佳,也只好穿这么一次。下次再有类似的场面,大约就是皇上大婚,送皇后的妆奁了难不成皇上大婚,不做身儿新衣裳,还穿六年前两位姐姐的旧褂子?

所以,新绸、旧绸,又有什么差别?就用旧绸好了!

全部公主釐降,由头至尾,苏州织造衙门“传办”的差使,只有一件,就是“合卺床”上那顶织绣了一百个玩童的“百子帐”。

是次公主“釐降”,除了户部“三库”的绸缎库、颜料库,内务府广储司下面的“六库”,也被翻了一遍,重要是寻合用的木器。

道光朝以来,国力维艰,无力保持数目众多、规制宏大的皇家园林,宣宗又是个特别俭省的人,乃下旨“撤三山摆设”,事实上“丢荒”了静宜、清漪、静明三园。

三园的摆设,包含木器家什,大部搬进内务府广储司的库房,和户部“三库”的旧躲一样,呼呼大睡,一觉就是四十年。

静宜、清漪、静明三园的木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