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乱清 > 第一三七章 我为什么要打日本(1/3)

第一三七章 我为什么要打日本(1/3)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根据《敕命轩军松江军团叙勋条例》,轩军的“勋等”共分五等:

头等勋,授雄狮章,红色领授;

二等勋,授猛虎章,红色领绶;

三等勋,授捷豹章,蓝色领绶;

四等勋,授烈隼章,蓝色领绶。

在这四等勋之上,设“特等勋”,授“雄狮踏云”章,红色蓝纹大绶,为轩军最高勋誉。

阐明一下:“领绶”,就是挂在脖子上的;“大绶”,就是斜挂在肩上的那种。

上述五等勋,皆附“勋记”,即授勋证书,由爵帅亲用“关逸轩印”。

根据原时空的历史经验,“亲署”是不现实的。部队规模较小的时候,还可能一笔一划一张一张“勋记”签字,部队规模一大,这项工作就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原时空,明治天皇睦仁先生拼了命地干活,一辈子大致在各种“勋记”上签了一万七千多个“睦仁”,但挂掉的时候,还有二千三百七十七张空缺的“勋记”没来得及签订。

所以,关卓凡很见机地改成了盖印。

授勋标准,概括起来十六个字:“英勇坚强,舍生忘逝世,贡献卓越,出类拔萃。”

前面八个字,自然就把授勋的重心,放在了第一线的军官士兵身上;后面八个字,保证了高级军官和非战斗部队,也有获得“五等勋”的机会。

“五等勋”是纯粹的荣誉,暂不和任何物质嘉奖挂钩,将来会有类似乘火车不用买票或买票打折这种象征性的经济优惠待遇,但相干细则迟一点才会出台。

首批功劳获得者,将在征日部队中产生。

*

*

关卓凡回到北京后,花了几天时间,各方面都安置妥当了,即再度出京至天津。他泡在轩军军营,足不出营。连日同诸将密集绸缪征日事宜。

数日后,美国第一波运输船队开到了天津,姜德率第四师第十三团、第十四团,先行登船。开赴上海。

第四师开拔的第三天,关卓凡天津大本营的工作告一段落,亦率近卫团,浮海南下。

孟夏的海风,最是清新宜人,关卓凡**船首,碧海蓝天,心旷神怡。

他的头脑,无比苏醒,有个问题。他要给自己完整透彻的交代:我为什么要打日本?

今年是1865年,假如不对日本进行任何干涉,也不考虑任何蝴蝶效应的话,按原时空的时间线:

明年,1866年。幕府第二次讨伐长州以惨败结束,幕府的底子大白天下,权威荡然无存。德川家茂挂掉,德川庆喜接任第十五代将军。

1867年,孝明天皇暴崩——这位亲幕守旧的天皇,很可能是被倒幕派暗害的。他的儿子明治天皇登基,倒幕派完整控制朝政。德川庆喜迫于形势。以退为进,提出“大政奉还”。

倒幕派不受,1868年初,发布“王政复古”,请求庆喜辞官纳地。于是戊辰战斗开打,幕府很快便一败涂地。明治天皇乃率百官进紫宸殿。宣读《五条誓文》,正式展开了“明治维新”。

从这个时候开端,日本就不复可制了。

还有短短的三年时间。

由于关卓凡杀掉了坂本龙马,桂小五郎又刺伤了岛津久光,本时空的时间线。和原时空的不可能完整一样,但关卓凡重复推算,认为相差不会太大,甚至还有提前的可能。比如,即便中国不参与,幕府也会在今年之内二征长州,这个,就比原时空提前了。

而幕府提前对长州动手,还是和关卓凡有关系:一来,关卓凡对形势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德川庆喜的危机感;二来,桂小五郎刺伤岛津久光,给了幕府“萨、长失和”的鼓舞,认为是分而击之的好机会。这个局面,源于关卓凡“封藩萨摩”的建议,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