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乱清 > 第二二零章 不可问,不可问!(1/2)

第二二零章 不可问,不可问!(1/2)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同治六年,十仲春二十八号,慈安、慈禧皇太后的“撤帘大典”,于紫禁城宁寿宫皇极殿正式举办。

对于这个仪式,几乎所有躬逢其盛的人,都留下了极深进的印象。

这是由于,这个“撤帘大典”,不比登基、万寿、元旦,真正叫“史无前例”,真正叫“空前尽后”——以前没有,以后应当也不会再有了。

大典的一切仪节,都得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而且,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拿来大大的议论一番,而且,很多年之后,依旧是可以拿来谈说的。

对于参加仪式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有一样事情,大约也是“空前尽后”的——进进内廷。

进进紫禁城并不稀奇,内阁、内务府、军机处都在紫禁城内,很多官员都要和这几个衙门打交道,可是,那是“外朝”,不是“内廷”,除了亲贵和少数身上有“内廷行走”差使的,一般的官员,是一辈子也没有进进“内廷”的机会的。

宁寿宫固然是一个独立的区域,可到底也算是“内廷”啊。

对于亲贵和身上有“内廷行走”差使的人来说,进出内廷,固然不算稀奇,可是,宁寿宫却也是第一回进来——自“千叟宴”之后,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宁寿宫一直没派过什么正经用处,因此,大伙儿就没机会进往——下一回,不晓得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今儿的天儿,固然半晴半阴的,比不得今上登基大典那天的碧空万里,不过,也算过的往了,至少,没雪沒雨,风也不算太大。

锡庆门前,摆设“金鼓铙歌大乐”,包含龙鼓,仗鼓,铜鼓,扁鼓,铜钹,铜点,龙篴,平篴,云锣,金口角,大、小铜角,蒙古角,画角,金钲,拍板,红镫,以及管、笙,等等等等花样。

“金鼓铙歌大乐”并不是皇太后的仪仗,而是“法驾卤簿”的一部分——就是说,是天子的仪仗。

在“撤帘大典主会场”的进口处,摆设“金鼓铙歌大乐”,这个道理,等同迎接圣母皇太后回銮的那天,在**前、外金水桥北摆设“仪象”,是天子拿自己的仪仗,为皇额娘“先导”的意思,既为“崇功报德”,亦表达了天子的“孺慕之心”,是本朝“以孝治天下”的体现。

这个花样,二十四史不载,完整出自轩亲王一人之脑洞,可是,没弊病啊,亲珍贵臣,翰詹科道,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现异议,反而有很多人为之津津乐道,都说,真乃“佳话一段”,足以“垂范天下,仪型后代”。

进锡庆门,就是进进了宁寿宫的地头,右手边是九龙壁,左手边是皇极门,皇极门前,摆设凤舆、仪舆、凤车、仪车——从这里开端,就是皇太后自己的仪仗了。

进皇极门,御道两旁,摆设吾仗、立瓜、卧瓜……间以五色龙凤旗。

宁寿门前,摆设黄直柄花伞、红直柄瑞草伞、青黑直柄九凤伞。

进宁寿门,皇极殿在看,御道两旁,摆设赤龙扇、黄龙扇、凤扇、雉尾扇。

丹陛之下,设赤方伞、素方伞。

丹陛之间,设金黄素扇、红鸾凤扇、黄缎绣四季花伞。

丹陛之上,即皇极殿前露台上,两顶大大的黄曲柄九凤伞,一左一右——这是两宫皇太后的代表。

其后,二十顶五色九凤伞风中猎猎。

殿檐之下,摆设着金节、金拂尘、金香炉、金香盒、金唾壶、金盥盘、金盂、金瓶、金交椅、金杌、金方几、金脚踏……嗯,不错,这就是本来摆在长春宫,“除了长春宫的人,谁也看不见”,令圣母皇太后若有所憾,现在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示之于群臣”的那批“仪仗”了。

参加仪式的人,几乎都是第一次进来宁寿宫,不过,其中有资格“内廷行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