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乱清 > 第九十一章 南国山河南帝居(1/2)

第九十一章 南国山河南帝居(1/2)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03();

“我查了一下,”关卓凡说道,“越南上一回派遣‘如清使’,还是咸丰元年的事情,迄今……嗯,已经整整十六年了。”

顿了一顿,淡淡一笑,“十六年不贡不使,这可不大像个‘藩服’的样子啊!”

众人心中,皆是一动。

所谓“如清使”,是越南派往中国的各种使者的统称——留心,这是越南内部的说法,对中国,则另有说法。

按照宗藩体制之定规,越南对中国,须“二年一贡,四年一遣使,两贡并进”,此谓之“岁贡使”,是越南派往中国的最重要的使节——这个是定期的。

另外,还有各种紧要事项需要临时派遣使节的,如谢恩、进香、告哀、请封、朝贺、奏闻等,则有谢恩使、进香使、告哀使、请封使、朝贺使、奏闻使等等名目,不一而足——这些是不定期的。

越南内部,对定期的岁贡使和不定期的其他各种使节,统称“如清使”——再请留心,在越南,这是一个正式的称呼,是上谕和文诰中应用的称呼。

“维卿,”文祥说道,“贡使的事情,你跟越南君臣,有没有提到过?”

“我明面儿的身份,”唐景崧说道,“只是‘天朝上臣’,不是‘天朝上使’,觐见嗣德王,自然是不好提贡使的事情的;不过,私下底,和阮朝大臣往来唱和的时候,却是提到过的。嗯,譬如潘清简——”

顿了一顿,“我是这么说的:我晓得,贵国世祖曾经说过:‘如清使部须有文学言语者,方可充选’——派往大清的贡使,皆为贵国第一等文学人才!梁翁为越南士林宗镜,假如贡使不尽,梁翁必充当‘如清正使’,如是,晚生早就在北京向梁翁请益了——用不着等到今天啦!”

所谓“世祖”,便是阮朝的第二任国王明命王,他的庙号是“世祖”,谥号是“高”,越南人自己称其“世祖高天子”。唐景崧当然不能称他“天子”,但是,也不好当着越南朝臣的面儿,叫他“明命王”,于是,往谥号、留庙号,称“贵国世祖”。

潘清简号“梁溪”,所以,唐景崧称他“梁翁”。

听众们脸上都露出了微笑,文祥说道:“维卿,好口才!这位潘梁翁怎么说呢?”

“潘清简很为难——他是晓得我何所指的,”唐景崧说道,“憋了一小会儿,才说,‘唉,这个,贡使断尽迄今,也是没有方法的事情,前些年,天朝洪杨作乱,道路阻尽,这个,贡使无法成行啊……’”

“我假装很讶异的样子,说道,‘洪杨的乱子,早就敉平了,这都好几年了!难道,贵国一直没有收到消息?’”

“他更加为难了,连忙说道,‘收到了,收到了!’”

“顿了一顿,苦笑说道,‘维卿,你就别挤兑我了——越南目下,内忧外患,焦头烂额,糟心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别的事情,一时之间,确实有照顾不到的处所。’”

“我笑了笑,说,‘我来越南,只是替刘默公办理私务的,国家大事,本不该随便置喙,不过嘛——’”

“说到这儿,我故意停了下来,潘清简赶紧说道,‘维卿,请教!出于你口,进于我耳,朋友之间,随便闲谈,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什么关系!’”

“我说,‘晚生愚见,正由于越南目下内忧外患,有些该办的事情,才不能不办啊!’”

“潘清简沉默半响,说道,‘维卿,你说得对!得空儿了,我得向圣上奏明此事!’”

“那个时候,他使法回国未久,一门心思的,师事法人,变更图强,贡使的事情,是否真的向嗣德王奏明了,我也不晓得。”

“不久之后,就产生了丁导之乱,越南高低,更加是乱成了一锅粥,‘如清使’的事情,是更加顾不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