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二十六、少年之国(一)(1/2)

二十六、少年之国(一)(1/2)

上一章重生之我是慈禧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部队只有在战时,才会被所有人器重到他的重要性,在战斗爆发的这个时候假如是疏于练习或者是军费投进不够造成的失败,所有人都不会把责任回罪到自己的身上,不会回罪为什么没有钱投进到部队之中,在和平时代所有人都会努力的往做削减军费这样政治完整正确的事情,但是每当到战斗爆发的时候,缺乏资金投进的部队往往会战败,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会责备部队的羸弱,统帅的无能,根本不会往追究为什么会失败,那么北洋水师在承平许久的情况下,渐渐的被大家遗忘,实在是一件太过正常的事儿了。

暂时扣减北洋水师购置军舰的军费折子一出来,国内的人大部分不太注意,很多人的眼睛盯到了柏林会议,也有人把眼睛盯到了国内的庶务上,北洋水师的消息,除了在水师系统和兵部引发了一些有心人的震动之外,几乎是春水了无痕,反而倒是国外的人对于这件事更为关心和看中。

日本,东京,议会大厦。

今年日本的春天来的不算早,所以东京大街小巷里种植的樱花,现在是开的最好的时候,大朵大朵的樱花,像是粉红色云朵漂浮在半空之中,樱花瓣慢慢的随风飘洒下来,飘在了来往促的行人身上,若是抛却两国的衣饰不同的特点之外,北京城和东京城最大的差别就是东京这里的人永远是快步狂奔的,任何人,包含人力车夫,穿着灰玄色和服面容憔悴的女工人,穿着玄色西装的年轻学生,还有来往的人力拉动的车辆,永远是急促的,柔弱的樱花瓣慢慢的飘过,底下的人来来往往,很少人抬开端,看着这暮春难得的美景,自从明治二年,天皇陛下将“江户”改名为“东京”并将都城从“京都”迁往此地后,已经过往了二十一年的时间,东京,这座古老又崭新的城市,他将明治维新的烙印深深的刻在了城市的建造之中,很多的木质结构被推到,用石头和水泥修建起了最好最能抵抗北海道冷流的高楼大厦,普通的人都爱好穿着木屐,这样能够在湿冷的泥地里迅速的行走,但是更多的马货车还有铁路,包含学生们穿着的皮鞋,这些时代新涌现的产物涌现了,这当然是“明治维新”的功劳,明治天皇从登极开端通过倒幕运动把封建权势都打倒之后,亲身主持的改革,全部东京涌现了和北京完整不一样的风景,北京永远是那么的巍峨气派,洋务运动在北京城里的痕迹远远比不上古老的历史在北京城努力保持住的原貌。

议会大厦是往年落成的,是一片占地面积极大,但是楼层只有四层楼的建筑群,当然,这里当然会种植着什么类似千叶樱等最名贵的樱花,到处都是如同云霞一般的花朵,花瓣不断的飘落下来,地面的人行道上没有人走动,别处繁忙的景象,在这里,丝尽不见。

大楼是纯粹欧式作风的建筑,包含窗户门厅大门,回旋而上的楼梯,装饰的大理石,都是如此,议会当然不会有急促行走的行人,所有人都无暇呆在室外,所有的议员都聚在了最大的会议室之内,今天要召开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

假如按照改革的进度来讲,日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大清,明治四年(1871年)履行废藩置县。明治五年(1872年解除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制定学制,设立教部省。明治六年(1873年)1月发布征兵令,7月发布地租纠正条例,着手土地改革。明治七年(1874年)1月提出民选议员的建议书。明治八年(1875年)6月,明治政府制定报纸的诽谤罪。9月,与李氏朝鲜产生了江华岛事件。明治九年(1876年)10月,产生神风连之乱,秋月之乱、萩之乱。明治十年(1877年)2月,西南战斗爆发。明治十一年(1878年)日本陆军卿(陆军部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请求军人必须把天皇当作超人的神来崇拜,必须以“武士道”作为军人精力的根本。明治十四年(1881年)发布《军人敕谕》。明治十五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重生之我是慈禧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