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鱼龙舞,谁是鱼,谁又是龙?”>
次日,当这条‘青玉案.元夕’摆放在赵逸书房中时。>
这位自打幼时就懂得真龙之意的帝王,露出几分莫名的笑意。>
青玉案只是一首歌词,乃供人闲暇时玩赏之用。>
如这般出色的歌词,每年赵逸都能收到几许。>
只不过此次动静弄得大了一些。>
令上百临江士子蒙羞。>
其中甚至还夹杂了如文家乳虎,乃至王明宇这般的大儒。>
因此,此词一出。>
连夜就被送入了崇德殿。>
在赵逸醒来后,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眼前。>
又仔细欣赏了半晌,赵逸点了点头,指着宣纸上的文章问:>
“此词上半甚佳,由何人所作?”>
“回圣上,这篇青玉案乃昨夜,新进东海伯、蓝礼于怜星楼所做。”>
有些事注定是瞒不住的。>
诸如襄阳蓝家的名号。>
赵逸只是略微思考,就想起了蓝礼是谁。>
面上挂着微笑,带有几分好奇的,赵逸询问了一声:>
“他这个东海伯,好端端的不在家中打造兵器,为何跑到了临江来?”>
“听闻只是路过....”>
“路过?他要去哪儿?”>
“去南诏国。”>
“去寻他那个爽约之妻?”>
襄阳蓝家奢靡几十万白银打造婚礼,结果妻子爽约未至之事,在南宋已然被传为一桩笑谈。>
带着三分好笑,赵逸摇头道:>
“既然是去寻人,又怎会在临江城中写出这样的名篇,若是令人得闻因果,怕是一个浪荡子的名头跑不掉了。”>
“这....据小人得知,此词应是东海伯赠与红袖姑娘的歌词。”>
说这话的时候,太监的的头低垂。>
临江城内,关于红袖姑娘于赵逸的传闻也是不少,大多都是谈论赵逸被一青楼女子拒绝之事。>
所以可以的话,大家是不愿意去多说的。>
可眼下,因为一首‘青玉案、元夕’出世,哪怕没有关乎赵逸的传闻,若是红袖姑娘答应了。>
这个配角,赵逸还是当定了?>
原因为何?>
一个青楼女子,曾经拒绝了皇帝,又因歌词而爱上一名才子。>
这种段子多适合流传下去?>
市井之间的平民们,茶余饭后,最爱谈论的就是这样的话本。>
太监原想,他的话会触怒赵逸。>
可谁想,赵逸闻言后却是大笑出声。>
笑声持续了许久。>
寂静的崇德殿内。>
赵逸收敛笑声,神色变得有些玩味。>
“若是朕没记错的话,这位东海伯,应该是一名道人的吧?”>
“回圣上的话,东海伯的确自幼生活于武当山上。”>
“道士....道士....>
传朕的话,既然朕的东海伯喜欢那位红袖姑娘,朕就是割爱一次又有何妨?>
赐.......”>
......>
......>
赵逸的话,在南宋这片土地上就是神明的旨意。>
好吧,至少在临江城中是这样。>
清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