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复兴之路 > 第二十二章孙敦全策划新书(1/3)

第二十二章孙敦全策划新书(1/3)

上一章复兴之路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孙敦全一觉睡到十才爬起来。吃过老婆留的剩饭,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键盘上继续敲击他那个民国教育界的故事。由于他的惫懒,手头并无多少存稿,他的习惯是每天发两节,字数大约在五千字左右。这样,他每天的工作量也就基本确定了,不想断更的话,必须把这五千字敲出来。好在他是个闲人,除了他自己偷懒不干,并无外因打断他的工作。

似乎是酒精后遗症,孙敦全今天的思路锈住了。一个小时过去只敲出不到00字,连一个页面都未翻过,而且还很不满意,干脆删掉了。

他了支烟,默默地整理着思路。

网络虽然不入流,但自有其规律。那就是情节一定要能展开,就像圣经所讲,你要从窄门进去,而不要从宽门进。好的故事应当是这样的,开头格局并不大,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讲起,但越展越开,像从一个狭窄的小门钻进去,经过一段荆棘密布坎坷难行的小径,最终进入一个风景灿然花团锦簇的大园林。如果倒过来,就注定要失败了。

他现在写的这部以民国教育界为背景的网文,恰恰犯了这个大忌。他设定的故事在0万字后便钻进了死胡同——没故事可讲了。

“怎么办?”他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却没有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上架,他可以忍痛太监掉。可是文章已经上架了,放弃的话有些对不起花钱订阅的书友们。

“奶奶的,也对不起我买的那些冷门书。”孙敦全嘟囔了一句。

为了这部书,他还是做了些功课的,专门跑了北安两趟,为的是买到描述老燕京风土人情的书籍地图,特别是笔记类作品。林林总总,他前后花了近两千元,这还不说他的油钱。一些旧书报是从文化宫古玩市场上淘来的,价格比买新书贵的多。妻子印玉桃笑他,可别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啊。

成绩令他沮丧。孙敦全的知识面很宽,机会成本的道理是懂的,你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如果你不干这个,肯定会干那个。便是去做个保安(邻居就有两个在银行当保安的),每月的收入也超过了他目前写书所得。

每月不足000元的收入令他汗颜。越来越有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的感觉了,尽管印玉桃从来没严厉责备过他,最多是开几句善意的玩笑而已。

很久以前孙敦全就意识到了自己性格深处的缺陷。不然他也不会“沦落”到目前卖字为生的境地。他的短处在于不善于与人共事,特别是不善于与当权者共事。而写书却能很好地“扬长避短”,你不用看任何人的眼色(除读者外),你可以足不出户,沉浸于自己虚构的世界中。

但写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有知识储备和阅历,否则就写不出动人的故事。情节或可虚构,细节则必须真实。你没在美国居住过相当长的时间,你就很难讲出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你没有当过县长,你就不会懂得县长每天都面对什么问题。老一辈的作家的创作态度是极其严谨的,柳青为了写《创业史》甚至到陕西当了好几年的农民。现在的作家当然没有那个劲头了,而且网络作家也没那个条件。孙敦全不是新手,他已深切地感受到了细节对于作品的意义,所以才不惜重金去购置那些古籍,以期获得民国时期生活的滴。

他早已注意到,作品背景为当代的都市类作品是相对受欢迎的,这类作品中一般是两条线:第一条是主人公事业的成功之路,其共同的特是财富的攫取或者权力的获得;第二条是主人公感情之路,如云美女的占有或凄美爱情的收获。

没人喜欢描述平民生活,如果以自己为原型,买辆现代途胜都激动的好几宿睡不稳当的故事怕是没人看。

但那种被证明成功的故事他却写不出来。曾经做过尝试,不过万余字就被自己枪毙了。

直到陪陶唐去了次东湖会所,一个念头突然清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复兴之路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