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复兴之路 > 第205章烦恼二(1/3)

第205章烦恼二(1/3)

上一章复兴之路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张红芹对孙敦全的警告并不是空穴来。有徐成彦的关系,张红芹对唐一昆的动静了如指掌。当她听徐成彦说唐一昆看了那篇后极为震怒,张红芹感到了危险,立即向她的“合伙人”发出了警告。但她猜测孙敦全不会就此罢手。虽然张红芹看不到那本书的订阅数,但点击数是可以看到的。她完全了解孙敦全的经济状况,处于失业状态没有其他收入的孙敦全绝不会放弃这个挣钱的机会。这正合张红芹之意,张红芹警告孙敦全不要再写下去了的本意是为了万一出现某种情况为自己开脱,并不是真要终止孙敦全的创作。当她意识到孙敦全的创作对于徐成彦乃至魏舍刚有着重要意义后,孙敦全就成为了东湖高层博弈的一枚棋子,而且是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现实就是这样,芸芸众生中,棋手总是少数人,能够成为别人的棋子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更多的人连当棋子的资格都没有。

这部最后定名为《白昼》的网在原点的成绩相当不错。情节紧凑动人,笔曲折优美,她都把该书当做一种享受了,每每可以印证现实中的东湖实业。孙敦全这家伙还真有点当作家的潜质呢,采取倒叙的结构,比起那些平铺直叙的小白多了几分青气质,颇有可读性。特别是以唐一昆为原型的宋大海,很有特~≈~≈~≈~≈,↘.→.ne+t质,这个主人公算是立起来了。

工于心计的张红芹力争做到“两面光”,既要分散唐一昆的注意力,还要保证孙敦全的安全。作为东湖的创业“元老”,张红芹深知唐一昆曾经的阴狠手辣。虽然功成名就的唐一昆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了,但禀性难移的古训张红芹不会忘记。万一身处漩涡的唐一昆恼羞成怒做出一些不敢想之事,张红芹可不敢保证自己不被牵连进去。《白昼》进入唐一昆的“法眼”,还是她和徐成彦的合谋,只要有人调查。什么都遮掩不住。

表面上看起来唐一昆极为光。尤其是在陆耀祖视察东湖实业总部及东湖房地产公司后,《平泉日报》掀起了一轮正面宣传东湖实业特别是东湖房地产的新高潮。那位美女记者姚玉美署名的刊登在10月20日《平泉日报》头版的章可比几十万的广告效果好的多。章用煽情的笔调赞扬了东湖实业对促进平泉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吝赞美地歌颂了东湖实业十几年坚持不懈的慈善善举和社会责任感,令东湖高层读后颇为振奋。《平泉日报》是平泉市最具分量的官方喉舌,代表着平泉市委市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对于一个民企来说,掏钱也买不到头版的版面。在平泉新城建设大幕即将拉开的当口,这篇章的炮制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唐一昆很是高兴,奖励了负责宣传的总部人员,并让分管集团公关业务的徐成彦副总给那位女记者包了个大红包。

唐一昆早就盯着平泉新城这个大项目了。前已经说过。唐一昆解决东湖危机的思路是前进而不是后退,是扩张而不是收缩。他对邓大人那句“发展是硬道理”有着超越他人的深刻理解,在他看来,不止是经济,在任何的领域,这句颇有邓氏格的箴言都是真理。

平泉新城项目上马仍逃不脱政府、银行及企业三架马车的共同前进。东湖将当仁不让地充当企业那个板块的领跑马。东湖的地位和现状决定了东湖的选择。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令唐一昆很揪心,收入和利润这两个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利润同比下降21.5%(主要是受东湖机械的拖累)。而根据集团市场、财务等部门的判断。在2014年宏观经济下行趋势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集团三大板块市场特别是矿机及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萎缩,决算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很大,经营形势将更加严峻。

东湖实业急需找到一条扭转颓势的路子。这条路就是平泉新城建设!所以,当唐一昆获悉几经修订后的新城规划最终通过了省里的审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复兴之路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