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项事关重大的决议姜云枫都会将其挡在五日一次的朝堂上说出来,虽然朝堂上没有人会反对他,但是他还是坚持了这个习惯。>
一般来说,当姜云枫想到或者要做什么的时候他都会最先和霍光、丙吉以及金日磾说一下,在阐明事情的利弊之后再放在朝堂上说一下就好了。>
这不是说姜云枫还老是畏手畏脚什么的,这是一种态度,而且姜云枫也有自信这些提议都能够得到绝大多数朝臣的赞同。>
那些大部分或者说所有人都会反对的事情他也不会拿到明面儿上来。>
盐铁令的取消问题算得上是自从刘彻驾崩之后到现在所引起争议最大的一件事了。>
自古官商不分家。>
商贾,这种职业自古以来就不受人们欢迎,当然,这是在明面上的,在背地里,不管是平明百姓还是官僚贵族,绝大部分的人都想通过商业捞点钱。>
和以后的封建王朝不同,那些所谓的商贾重利轻信的说法现在还不是很严重,因为儒家的影响力还远没有达到那么大的程度,但轻商贾这种心态是人们自古就养成的习惯性偏见。>
农耕社会,重视的向来都是农业。>
盐铁令的施行是刘彻收敛财政的一项手段,是为了应对海内虚耗问题而诞生的一项举措,而与此同时也诞生了私盐这一疯狂敛财的交易。>
西汉现在市面上私盐盛行,只有官僚贵族这些不差钱的人才去买官盐,而百姓们这种吃一顿盐都要琢磨好几天的人购买的通常都是私盐。>
原因无他,私盐比官盐便宜。>
私盐,说到底就是一种商业行为,表面上操刀的是商贾,但如果真的单纯只有商贾的话那么朝廷不会做出动作吗?>
所以说,这市面上的私盐不敢说全部,但也得有个八九成有各个官员参与其中的。>
最少是以官员之名为私盐贩子提供便利,而他们则是坐享其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姜云枫在提及取消盐铁令这一事请时会遭到官员们反对的原因。>
但事情还是顺利的解决了,这其中并不是只有霍光丙吉等人甚至是皇帝刘弗陵的支持,更有姜云枫的强势。>
很简单,没人能扛得住姜云枫所说的两件事中任何一件事的后果。>
第一就是盐价的降低会让百姓们对西汉官方的信心大幅度的提升。>
盐其实算是一种听奇怪的东西,可能自古以来所有的调味料中只有盐才稳稳地占据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还不可缺少。>
别的姜云枫不知道,但据他所知好像盐是唯一一个类属于调味料,但是长时间不吃会死的调料。>
话说回来,刘彻当初也正是看上了盐不可缺少这一特点才定下了盐铁令这一政策。>
第二,仙粮的冒领问题。>
这是西汉,并不是科技发达的而是以世界。没有那么多的高科技来帮助人们统计,甚至就连最正规的史料等文献都还是用竹简记载的,连纸也是才出现不久。>
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就连一点错误都不出的把仙粮挨家挨户发放到都是一个问题,更别说还极有可能有人冒名顶替。>
所以当时姜云枫并没有用激烈的言辞去反驳,他直接把刘彻交与他的虎符拿了出来,卸下了自己头上的七旒冕冠,抽出了腰间的绶带,将其放在了大殿之上。>
意思很明显,我有办法,但你们却反对,那你们来好了。>
一时之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就连霍光等人也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他们知道,现在不是刘彻还在的那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