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可有高策?”>
如果单说要应对这种局面刘彻有很多的办法,但不是暂时不能够切实地实施下去就是无法适用于自己的幼子。>
所以尽管是万般不愿,但在无奈之下他只能询问姜云枫的意见。>
如今姜云枫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就代表着他必定有解决的方法。>
“有,但却要看陛下愿不愿意。”>
微微一笑,但姜云枫并没有逼刘彻做决定。>
“其实眼下大汉的景况已经很好了,在陛下先后用置刺史十三州以及徙茂陵等策下大汉的土地情况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却又没有完全的解决。”>
“想要完全解决那就只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将天下所有的土地收归国家,采取租赁制度。”>
“不妥!”刘彻连思考都没思考,直接就摇头拒绝。>
“陛下莫急,待余慢慢道来。”对于刘彻的拒绝姜云枫并不意外,而且还在他的意料之中。>
想要实施将土地收归国有后再实行租赁制,那么要面临一个很直接的问题,那就是王公贵族的封地。>
封地这种事情在封建王朝并不少见,而且当年汉高祖刘邦创立西汉的时候就分封了不少的诸侯王,但好的一点在于如今的西汉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了。>
要不然姜云枫还真没地方可下手。>
要知道诸侯王的土地可不是那么好回收的,那样做极有可能要面临着全方位的内战。>
“余知道陛下在担心什么,但这回收土地并不是说就直接断了那些王公贵族的路。陛下可以只回收其从属权,土地上的税收甚至产出的粮食依旧可以交由他们处理,但这从属权是必须要拿到手的。”>
“封邑,可只封邑,不封地。若是按照大汉律例来说他们并没有损失,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损失了,那就代表着他们想要强取豪夺或者苛税种田的百姓们。”>
很直接,姜云枫的一席话把最尖锐的点插入了最薄弱的地方,这让刘彻双眼一亮。>
之前他反对不是因为他不想将所有的土地回收国有,而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很难,但如今有了合适的方法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丞相请继续。”>
“从大的方面来讲,回收土地是为了大汉日后的发展长治久安,从小的方面去分析也是为了保证那些得了封邑的王公贵族们的利益,毕竟如果国家都不在了他们拥有土地也就没有了意义。”>
“其次,陛下亦可以用减税、宣扬等各种办法来促使他们遵循大汉的规定。”>
“而对于百姓们来说就更加容易了。虽然现在还未完全实施下去,但仙粮的出世必定会带来粮食产量的增长,也也会让大汉的税收得以增加,解释陛下只需要稍稍减免一点赋税,百姓们自然就乐在其中了。”>
“而最重要的是……”说到这里姜云枫也是正色了起来,不再像方才一样是一副平淡的样子。>
“此事只有陛下能做。”>
许久无言,刘彻没有说话,姜云枫也没有。>
姜云枫已经说的很直白了,而刘彻也知道姜云枫的意思是什么。>
的确,这种事关国家制度的问题就只有他这目前在位的皇帝能做。>
如果现在的刘彻不做的话那就要留给他年幼的儿子,而年幼的君主是没有什么威慑力可言的,到时候且不说事情能不能顺利的办好,即便是办好了也要付出比现在多得多的代价。>
刘弗陵做不了,姜云枫也不行,同样的和姜云枫所处位置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