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五十九章 财团九(1/3)

第五十九章 财团九(1/3)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沈冲站在阳台上,端着一杯半凉的茶,看着远方的灯火点点的城市。

明天就是除夕了,农历的新年即将到来,1979年算是彻底的过去了……

还好,在除夕之前,搞定了金像奖绝大部分事情,剩下的,都是按部就班的细节问题了。

最初他提出让邵逸夫和邹文怀来颁最佳电影的时候,罗维明一口咬定绝对不可能,可世事无绝对。

邵氏和嘉禾占据了香港华语电影市场怀吃饭,自然视他们为高高在上的大神,而沈冲不同,他也是老板,是资产以亿为单位计算的老板,虽然声望和影响力不如,但宁负白头翁,莫欺少年人,邵逸夫73岁,邹文怀57岁,沈冲才1岁,谁知道他日后成就如何?

正如沈冲说的,请他们去颁奖,又不是杀人放火,风雅事而已,花花轿子众人抬,即使没有利益纠葛,老家伙们也乐意卖个人情,博个提携晚辈的好名

因此在谷丽薇介绍了一下东方魅力19u年制片计划后,他稍微一提,邵逸夫就答应出席金像奖颁奖典礼,除了作为嘉宾之外,还将领取终身成就奖——这种盖棺定论性质的精神类奖项,不需要评审团决定,早早的就可以公布,而作为香港声望最高,资格最老的电影大亨,第一届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奖,非他莫属。

搞定了邵逸夫和邹文怀,接下来就是颁最佳导演奖项的李翰祥和张彻,这两位既是颁奖嘉宾,又是评审。

李翰祥为人圆滑,善于交际,又和胡金铨是结义兄弟,他在自传里,到处放炮挖苦人,即使邵逸夫都不能幸免,可只要提及胡金铨,没有一个字不好,全是溢美之词,沈冲只要让胡金铨打个电话,他必然会出席。

而张彻更简单了,只要找个人上门去说一说金像奖的好处,他一定会欣然出席——邵逸夫是个纯粹的生意人,张彻则是个纯粹的电影人,他一生无子女,既不爱财,也不爱色,心血全在电影上,先后培养了五批“张家班”,门生弟子无数。

张彻不善经营,年老之后,家财散尽,无戏可拍,孤独住在邵氏的宿舍里,笔耕不辍,写了上百部剧本,即使身染重病,在去世前几个月,仍到处奔走,为江河日下的香港电影出谋划策,摇旗呐喊,狄龙去看他,劝他多休息,他不肯,写信要与之绝交,可以说,这是有着一颗纯粹电影心的大导演。

这两位对中文电影贡献极大,沈冲亲自去上门去请,不为别的,只为尊重

格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还是没有消息,如果春节之后,他们还没回应的话,沈冲就不等了,直接换人,caa去年展迅猛,签了好几个大明星,比如肖恩-康纳利,作为uu7的任主演,越老越迷人的典型,来颁最佳男主角奖,也是很好的选择。

不过即使《罗马假日》的两位主演齐聚香江,沈冲也要拆开他们,选择两位华语电影中的明星与之搭配,分别颁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这两位华语影星,一位自然是夏梦,另一位,沈冲准备找赵丹。

赵丹是中国电影硕果仅存的元老,传奇和活化石,三十年代主演的《马路天使》和《十字街头》,四十年代主演的《乌鸦与麻雀》,五十年代的《武训传》和林则徐》,六十年代的《烈火中永生》都是经典名片,尤其是《马路天使》和《十字街头》,都是世界级经典电影。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世纪之交,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盘点活动,其中《亚州周刊》评选了“世纪中文电影1o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评选了“经典2oo——最佳华语电影o部”,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了“最佳华语电影1oo部”,《南方都市报》主办的第五届中文电影传媒大奖评选了“1oo部中国电影”,台湾金马奖则评选了“影史百大电影”。

在两岸三地五家权威媒体评选中,一共出现了8部电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