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三十三章 名单二(1/5)

第三十三章 名单二(1/5)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再问了一些许仕仁的信息后,沈冲现这是一条值得结交的大鱼——在97之前,香港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忽视,可谓令人指,不仅没有任何保护和鼓励政策,还经常拖后腿。

比如沈冲心心念念想要造多厅戏院,结果一打听,才现香港有法律规定,戏院必须是独立建筑,不能内嵌在商场里,这严重制约了戏院的展。

比如在市区拍戏,各种限制条件一大堆,还需要向市政局,警察局,交通部等十多个政府机构报备申请,而这些机构里,没有一个有专门处理这方面事宜的单位,效率之低下,令人指。

所以,在政府里培养一个亲近和爱好电影的高官,作为行业代言人,是非常必要的。

许仕仁家境不凡,纵横香港政坛四十年,从普通公务员一路晋升,在97之前,就成了运输署和财务司的头头,97之后,是香港抗击金融风暴的三剑客之一,曾荫权当政之后,更是成为仅次于行政长官的二号人物。

根据陈柏生的叙述,许仕仁非常喜欢电影,7o年代香港最著名的民间电影推广机构“第一映室”和“火鸟电影会”,都得到过他的大力赞助,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也是他和香港大会堂的行政主管杨裕平联手推动举办的。

“这样的话,陈哥,找个时间,你带我去拜会一下他。”沈冲再次看了一遍评审团名单,说道:“内地环境特殊,出入境管理严格的很,没有上头批准,谁也出不来,所以那五个评审,我去和电影局商讨之后,再确定名单。至于香港,资深影评人就确定为刚才说的五位,另外,我已经确定黄岳泰以摄影师身份加入评审,还有一个,你们觉得选谁好?”

“黄岳泰?《虎胆威龙》的助理摄影师?”罗维明立刻质疑道:“他太年轻了,也没有能服人的作品,做评审,资格不够吧?”

“《少林三十六房》还不够出名吗?”沈冲笑着说道:“前年十大国语片之一。”

“那是室内布景电影,显示不出摄影技术水平。”罗维明摇头,说道:“他不好,不能服众。”

“那你说谁好。”沈冲说道:“香港去年才大规模出现外景拍摄的电影,之前一直以室内布景拍摄为主,有几个能服众的高手?”

罗维明抽着烟,想了一下,然后冒了个名字:“徐增宏如何?他当年被邵氏专门派去日本学摄影,后来和张彻一起,开创了香港武侠片的新时代,资格够老。”

“老资格又如何?”沈冲反驳道:“他做摄影师,同样没有值得一提的作品,而且我没记错的话,他已经有十年没做过摄影师了,一直在做导演。”

“行了老罗,这个名额不要争了,香港能拿得出手的几个摄影师,去年都有作品入围,总不能去做评审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吧?”陈柏生打圆场,说道:“没有作品入围的摄影师里,黄岳泰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最好的之一。”

罗维明皱着眉头,嘴里念叨了钟志文、陈俊杰几个人的名字之后,无奈的点头,说道;“确实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香港电影工业只是表面繁荣,虚胖而已,摄影师这么重要的专业人才,全港知名的,两只手就数完了,更不要提其他职业了,像影评人,数来数去,几乎全是杂志社的编辑。”沈冲在名单上写下黄岳泰的名字,然后说道:“万事开头难,今年金像奖草创,各方面还有缺失,以后像摄影,音乐,动作设计这些技术奖项,另外组织专业团体去评选,评审团只负责艺术和表演奖项,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公平公正的精神。”

罗维明叹息了一声,说道:“除了黄岳泰,还有一个技术评审,选谁?”

“另外一个应该选个动作指导。”陈柏生先开口说道:“据我所知,内地没有所谓的动作指导,而台湾拍武打戏,都是从香港请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