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十二章 金像奖三(1/4)

第十二章 金像奖三(1/4)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阿冲,你想接手香港国际电影节?”陈柏生有些不解,他迟疑着说道:“做电影节不赚钱的。”

“你真以为我像老罗说的那样,无利不起早?”沈冲笑了笑,他拿起小巧的金属漏勺,一边从火锅里捞鱼丸,一边说道:“我有些想法,打算把电影节做大做强。”

“得了吧,沈老板,香港国际电影节是做不大的。”罗维明不屑一顾,说道:“香港政府很有钱,但是那帮鬼佬从来就看不起我们搞电影的,柏生,你告诉他,1977年办第一届电影节的时候,政府给了多少预算?”

“11万。”陈柏生苦笑,说道:“而且政府规定要收门票回本钱,否则就停办。”

“11万港币不是美元,这么点钱,香港政府纯粹是打叫花子。”罗维明双臂搁在桌子上,身体前倾,很不爽的说道:“既然名字叫香港国际电影节,当然要买一些国外的电影拷贝回来放,才能叫国际电影节,可11万能于什么?拷贝买回来,要翻译,要配字幕,要做宣传手册,还要租场地放映,这些全都要钱的。那时候,要不是柏生和几个冤大头免费去做义务劳工,电影节早就夭折了。”

香港国际电影节在后世,还是有些名气的,想不到诞生的如此艰难,沈冲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他好奇的问道:“这么惨?”

“确实挺惨的。”陈柏生抿了一口啤酒,有些感慨的说道:“11万的预算,确实于不了什么事,整个筹委会只有三个领工资的正职,其余都是和我一样的义工,石琪大哥也在,他负责翻译工作,我负责从一些外国影展的场刊上找电影,然后打电话定拷贝,让对方邮过来,当时忙得昏天暗地,天天加班熬通宵,因为拷贝都是走邮寄的,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才能到香港,所以一直到电影节开幕,都没搞出来节目介绍,有没钱做海报,只印了一堆放映表,到处传单,好在观众热情,5块钱一张门票,很快就卖光了,最终把11万又赚回来了,电影节才能继续办下去。”

“那现在呢?”沈冲吃完鱼丸,问道:“现在多少预算?”

罗维明晃了晃手指,说道:“今年能给多少还不知道,但是去年的预算我知道,这个数。”

“4o万?”

“没错,就4o万,还不如你一天赚得钱多。”罗维明拿着酒杯,说道:“每年都这么点预算,怎么做大做强?当然了,沈老板要是高风亮节,有心回馈市民,自掏腰包,那就另当别论了。”

“老罗,别给我戴高帽,我头大,戴不上。”沈冲哈哈一笑,没正面回答,而是问陈柏生:“你们办电影节,目的是什么?”

“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让香港市民有机会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以及体验日益精进的电影制作技术;二是在电影节中放映本港电影制作人及导演的作品,以鼓励他们精益求精,力臻完美。”陈柏生作为创始人之一,对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宗旨非常了解,他一字不停的说道:“第三是做一些香港电影回顾展,让市民有机会重温本港电影业的历史及欣赏其成就,总而言之,就是推广电影文化,提高电影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

“陈大哥,你,林总编,还有老罗。”沈冲听完之后,用筷子很随意的点了点在座的三人,说道:“你们骨子里都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太文艺,太高尚,满肚子教化万民的思想,我很佩服,可是想法是好的,不过做法是不可取的

“沈总这话怎么说?”林年同是这些人中最书卷的一个,他不解的问道:“世界各国举办电影节,不都是为了推广电影文化吗?”

“美国还说他们是人类的希望呢,哪能当真。”沈冲晒笑了一声,说道:“电影不同其他艺术,它是商品,是商品,就要遵从商业规律,香港又是自由港,奉行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在这种环境里,强行去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