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九章 监制(1/2)

第九章 监制(1/2)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这次游船上的会议,是新电影的第一次筹备会,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剧组成员之间相互认识一下,毕竟这部戏,是个大工程。

沈冲之前一直秘而不宣,把吴宇森和洪金宝等人蒙在鼓里,倒不是故作玄虚——他需要先拿到在康乐大厦拍外景的许可。

康乐大厦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又拥有“亚洲第一高楼”的头衔,要在香港,拍摄一部极具轰动性的电影,它是选目标,而正如罗维明所说,康乐大厦的租客,大都是世界级的企业和机构,如果未经允许,拍一部把它炸的乱七化结合非常紧密的东西,一部电影,放在u年代可能会票房大卖,放在9o年代,可能会无人问津。

比如《虎胆龙威》票房大卖,和当时的电影环境有关——以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为代表的硬汉动作电影,充斥市场已经六七年了,在那些电影里,主角满身肌肉,无所不能,所向披靡,杀敌如割草,枪林弹雨中毫无损,千篇一律,脸谱化严重,缺乏真实感,观众已经厌烦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布鲁斯-威利斯出现了,他相貌普通,身材一般,有老婆有孩子,还遭遇了中年危机,打斗也是普通人的招数,会受伤,会流血,会自我调侃,让观众有代入感,又满足了他们想要换换口味的期望,于是一炮而红,票房大卖。

而1979年,史泰龙的《第一滴血》都还没出现呢,施瓦辛格还在跑龙套,尚未成名,这时候搞个有老婆有孩子的落魄警察做主角,观众会买账?

所以沈冲把主角改成了一个来自南丫岛乡下的小警察,再给他安排一个在康乐大厦上班的梦中情人,这种穷小子英雄救美,独占花魁的童话故事,古今中外,人人喜欢,永不落伍。

《虎胆威龙》拍摄的时候,正值日本经济最强势的时期,号称要买下整个美国,让美国人很反感,所以在电影里,恐怖分子打劫日本人,观众看的很爽。

而沈冲大投资拍《虎胆威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部戏是和嘉禾合作行的——嘉禾前两年,和日本的日活电影公司合资,组建了日本最大的院线,拥有上千家电影院。

以香港、台湾和东南亚这些传统电影市场的容量,很难收回成本,所以必须得开拓日本和美国市场,否则,以香港电影极度商业化的气氛,别说有人跟风了,会被当做冤大头笑死……

所以片中被恐怖分子打劫的对象,被沈冲毫不犹豫的改成了英国人,反正香港英国人多,很合理,而英国电影市场,离他太遥远,不需要考虑。

除了时代背景,香港的现实条件也必须得考虑。

比如香港警察遭遇突危机的应急机制,肯定和美国完全不同,而原作中讽刺官僚主义的警察和唯利是图的记者桥段,也得根据香港的现实,重新修改。

比如康乐大厦楼顶无法停靠直升飞机,却又面朝大海,恐怖分子的逃跑计划,肯定需要改变。

如此种种,需要考虑的事情非常多,沈冲太忙,没时间去琢磨细节写剧本,只写了个情节框架,定义了一下主角的身份,恐怖分子的来历,以及故事基本脉络,整体还不够成熟,所以他在开会的时候,没有开门见山的谈剧本,而是先抛了个“炸掉康乐大厦”的噱头出来,吓一吓人,营造了一个“我要投资搞大制作”的气氛,加深众人的印象。

至于剧本的细节雕琢,开完会议之后,沈冲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吴宇森和陈欣健。

吴宇森六十年代就在玩n独立制片,后来进了邵氏,成为张彻最喜爱和最信任的弟子,做了好几年的副导演,接着又跑去嘉禾拍戏,拍了七化的博大精深,以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容量,再多的电影公司也养得起,蛋糕做的越大,他分的越多。

所以他改组了制片部门,把曾励珍降职为普通制片人,让她跟着加里-库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