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兵起秦川 > 第175章 绥德防守战之进兵(1/2)

第175章 绥德防守战之进兵(1/2)

上一章兵起秦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洪大人的动作很快,在马继先偷袭运粮队事件之后,他一面让赵大胤赵副总兵去负责粮道,一面收拾兵力,领着官军进围绥德。

对洪大人而言,今日的局面虽有意外,可一切都还在他的计划之中,尽管他被赵武迟滞了几月,尽管林丹汗也袭破了宁夏镇,但是有了前些日子的胜利,一切又都回到了洪大人的计划之中了。

当洪大人听闻榆林镇被赵胜占据之后,他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他知道,以如今边塞里这些贪将饿兵的水平,发生什么都是正常的。

可是他听闻赵胜要据守榆林时,确实觉得震惊了,当时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背后升腾。

流贼土寇为祸虽烈,然终究是没有大志向,官军剿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可据守一方,以抗朝廷大军,其危害就远远不是几个流贼与土寇能比的了。

本朝太祖能夺得天下,开创皇明社稷,很难说与张士诚据守高邮弱城吸引了脱脱的百万元军三个月没有关系。

三个月百万元军聚于高邮一地,为红巾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窗口期。

而义军据守榆林镇,无疑是让洪大人觉察到了这种潜在的危险,及至他任了延绥巡抚之后,更是下定决心,要扫平榆林的赵胜了。

为了这个目标,洪大人制定了四面齐出的计划,只是计划远远跟不上变化。

西路的宁夏镇被他请来的北路给灭了,而东路的山西友军,如今正忙着扑灭山西境内的流贼,已是无力支援他洪大人了。

唯一剩下的可以依靠的便是自己领着的南路人马,可是由于赵武采取的小股袭扰之策,南路人马也是空费粮饷而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洪大人当时觉得自己很难。

因为在他的计划里,四面官军齐出,本应该是个秋风扫落叶的场景,可却成了徒费粮饷,劳而无功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面对赵胜这类打算占据一地对抗朝廷天兵之人,历来便有两种解决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占据梁山水泊的宋江式结局,另一种方式便是在皇明两百年的历史中上演了无数次的反抗剧本。

在第二种结局里,除了带有皇家血统的燕王朱棣外,其它的人都成了大明官绅们的踏脚石。

在崇祯三年这个时间背景之下,除了赵胜,没有人会真的认为,老朱家养了几百年的这头鹿,将再次引得世人尽折腰,引得豪杰抛热血外。

汤纶和刘景岩尽管与赵胜站在了一起,做出了与赵胜一起去推倒这个老大帝国的举动。

现如今的这遍地开花的起义军,有九成的人都会觉得,最好的结果便是招安,至于最不好的结果,便是十八年后再做一条好汉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洪大人的上司三边总督杨鹤杨大人制定了招安义军的策略,杨大人觉得义军们定会趋之如骛。

因为招安策历来便是一条上策,这条计策与和亲策一样,乃是王朝长治久安的必备良策。

招安不仅能快速的平定叛乱,还能尽快的恢复当地的民力,使其人与其地都能为皇明的大业做贡献,真是善之善者也!

只不过洪大人恰恰是这条良策的反对者,他是个铁血的镇压派,代表的是大明官绅阶级的强硬派。

正领着人去往绥德的延绥巡抚洪大人,此时此刻对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有别样的感悟的。

洪大人更加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尽管他的实际的军事经验并不是很多,可是丰富的理论知识,足以使得他清醒的认识到兵贵神速。

更何况他派出的夜不收,这几天带回的消息,都是义军在绥德大兴土木的情报,他又怎么能坐视义军负隅顽抗,以至于东山再起呢。

对待敌人要像寒风般凛冽而又无情,洪大人尽管没有听过这句话,但是他行动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兵起秦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