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日耳曼涅盘 > 第112章 纵横捭阖(1/3)

第112章 纵横捭阖(1/3)

上一章日耳曼涅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1933年11月12日,德国举办了一场举世注视标全民公投:上月希特勒刚刚发布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同盟,为了抹往自己在国际上悄然浮现出的毫无诚意、狞相毕『露』的负面端倪,希特勒决定借大众之手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在投票的前夕11月11日,德高看重的兴登堡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支撑希特勒:“明天你们要表现出坚决的民族团结和对『政府』的支撑,同我和国家总理一起拥护权利同等和光荣和平的原则。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已恢复了德国的同一,而且在上帝的赞助下能够保持德国与世界之间的公平权益。”

在经过了15年的挫折扫兴、和对战败成果怀了15年的愤懑不平以后,德国国民的反响几乎是一致的。合格选民之中约有96%参加了投票,其中有95%同意德国退出日内瓦会议。至于同意国会中的单一纳粹党候选人名单的则有92%。甚至在达豪集中营中,被拘的2242人中有2154人投票同意那个把他们拘禁起来的『政府』!毫无疑问,希特勒的反抗协约国之举,是得到了德国国民压倒『性』多数的拥护。这不仅让他的独裁政权变得更加深得人心,也在世界眼前展现了一个意志坚决、不甘压迫的同一德国,让协约国意图展开的一系列制裁都变得失往了底气!

不过,假如谁认为这就是希特勒全部的外交政治手段,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

国民投票结束后3天的11月16日,希特勒主动邀见波兰新任大使约瑟夫?利

普斯基。经过半天的谈判,双方旋即发表了联合公告,称德波两国『政府』一致批准“用直接谈判的手段来解决两国共同有关的问题,并且为了巩固欧洲和平在相互的关系中放弃应用武力”。消息一出,包含德国在内的全世界尽皆大为震动。

在德国人的心中,波兰是甚至比法国更为可恨和更受卑视的敌人。他们认为,凡尔赛和约缔造者的最不可饶恕的罪过,便是用一条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德国隔尽,成立但泽自由市、和把波兹南省及一部分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割让部分的居民固然是波兰人占上风,但是自从150年前瓜分波兰以来一直是德国的国土。即便是在对西方唯唯诺诺的共和国时代,也没有一个德国政治家,愿意把波兰对德国国土的占领看成是永久不变的事情。

昔日主意与英法合作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压根就不愿考虑同波兰签订东方洛迦诺条约,来补充同西方签订的保持疆域不变的洛迦诺条约。国防军之父、和共和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决定者西克特,也早在1922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础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必定是会消灭的。”他又说,消灭波兰,“必须是德国政策的基础动力之一……波兰灭亡以后,凡尔赛和约的最刚强支柱之一法国的霸权也将完蛋。”

然而精明聪睿的希特勒,却是从中看到了与波兰暂时虚以委蛇,所将为自己带来的宏大现实利益。其一,由于发布放弃用武力来对付波兰,他就能够加强他的和平宣传,并且减轻由于他忽然退出日内瓦会议、而在西欧和东欧所造成的疑惧。其二,由于诱使波兰人同他进行直接谈判,他就能够绕过国联、并且削弱这个自己退出了的组织的权威,打击国联的“集体安全”概念。其三,德国与波兰的靠拢,将沉重打击法国在东欧的同盟关系;而在这种同盟关系中,波兰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堡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假如波兰因此脱离了同法国的同盟,那么今后德国就能撒手将其解决、而不至于引起与法国的直接战斗。

1934年1月26日,德国与波兰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德波互不侵占条约》。尽管这个举动在德国国内并不得民心,但希特勒认为独裁体制优于民主的就在于:假如从长远来看能为国家取得更大的利益,那么即便是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日耳曼涅盘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