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三百五十二 各取所需(1/3)

第三百五十二 各取所需(1/3)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蒋中正为了挽回岌岌可危的局面,做出了他认为最正确的决定,豁出所有的脸面,也要保住眼前的大腿。他给孔祥熙发了一封密电,电文里指出只要不涉及到国府领袖的权威,可以满足德国人提出的所有请求,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务必要让德国友邦满足与称心,保证其与国府达成这一系列协议。

实在不用蒋中正的训示,孔祥熙在印度支那早就已经这样做了,这位财政部长把所有他所知道的机密差未几都流露给了德国人,现在布伦博格的特使团已经控制了国府所有的底牌。倒也不是孔某人没有国格与人格,实在是边境封闭再持续下往的话,孔家的产业哪怕再家大业大也撑不下往了。

孔家此时的实力还未达到历史上那种巅峰,他家真正发迹靠的就是国难财,沿海地区被封闭后,通过西南通道保持的进出口商品贸易让他日进斗金,控制政府资源的孔家在商战中完整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英法发起的联合封闭举动,对于孔家来说是确实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固然还不到一击致命的地步,但是一旦时间拖久了,那就真的会损伤到家业的基础。

由于做的是外贸生意,这些货物的货款大都已经结清,问题是出在运输环节上,和供货商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哪怕是没有拿到货品,收货方都一样要把余款付清。现在积存在港口仓库里的货物,等同于挤压下一堆堆的真金白银。短短一周不到,孔家的产业就已经开端涌现周转不灵的迹象。

英法德摆明了是针对孔宋两家的下属企业进行打压,欧美方面的合作伙伴已经获知了相干情况,不少公司直言要是局面得不到改良,此前的合同就只能作废,他们不会由于一些小小的贸易利润往得罪三个最顶级的列强。

成果搞得国内拥有其他贸易渠道的商号,现在也都不敢与孔家沾上半点关系,生怕因此被德国人误会,被打进贸易封闭的名单之中,那可就真的冤枉之极了。

现在孔家下属各公司商展只能靠之前的存货支撑,根本保持不了多久,等到后续的供货断尽,孔家的一堆贸易公司就只能关门大吉。

紧接着产生了另一桩让他头疼的事情,一些下游销售商拿不到预定的货物,开端向自己追讨定金,固然孔家权势雄厚,但对方也不是没有背景的平民,现在在国统区做进出口生意的要是没有一点背景怎么能行,对方的关系网络遍布军政两界,背靠着好几尊国府大神,就算强势如宋家姐妹,轻易也不敢与之翻脸。

让孔祥熙烦心的还不止这些,他在欧洲各大银行的账户目前已经全都被政府冻结,其中不乏部分用虚伪身份开启的机密账户,假如这不是有家里的内鬼作怪,那就只能说德国人果真像传闻中那样手眼通天了。这时候他能够动用的,除了国内银行那一堆天天在贬值的法币,就只剩下美国银行里存放的几笔资金了,问题是这些钱大部分是国府用来购置外助的款项,要是他由于自己的生意挪用了这笔资金,蒋中正尽对不会给他任何脸面。

孔祥熙被德国人牢牢捏住了软肋,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要不是顾及到一些底线尽对不容触碰,畏惧被国民万夫所指,他早就全面向德国人投降了。事后有些专家学者还评述,固然孔祥熙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的有些卑躬屈膝,但总算他还保存了一些国府官员的知己,在要害问题上还是很有一些民族气节的,没有向德国人出卖国家的尊严与主权。

实际上德国人此时对国府的主权啊尊严啊国土啊什么的完整没有兴趣,他们根本就没有参与这个烂泥潭的想法,德国在欧洲与非洲还有一大堆麻烦需要解决呢。

具体谈到劳工输出的问题,孔祥熙表现一切听从德国方面的需要,国府会全力以赴,挑选出最合格的劳工参加欧洲的建设。国府统治区内,失业人口居高不下,平日里只能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消化掉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