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法国殖民地(下)(1/3)

第二百五十二章 法国殖民地(下)(1/3)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这时候担负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的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位乔治.卡特鲁了,全名是乔治.阿尔伯特.朱利安.卡特鲁,现年六十四岁,法国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手握法国远东殖民地军政大权,在当地完整就是太上皇一般的角色。假如是和平年代,总督的日子尽对是既安适又滋润。

说起来,这位一级上将的仕途还算是挺顺利的,在一战时代已经是一个中校营长,固然指挥的那个营被德军包围歼灭,他本人也被俘虏送进了战俘营,据称他还在战俘营里认识了那时还只是一个连长的戴高乐,不过想想也知道当时卡特鲁中校显然不会把那个小小的上尉看得有多重要。

战后法**队开端重新整编,由于职员丧失过于严重,急需要有作战经验的军官,这些被俘的职员成了重要的人选,由于他们都上过战场尝过人血,经历过绞肉机的锤炼,在大众眼里这些人必定是刚强而睿智的可靠军官。

卡特鲁上校固然军事指挥上能力平庸,但是他却在工作中证实了他是一个非常优良的行政官员,于是在战后的二十年里,他竟然大部分时间在海外各殖民地服役,也就是这些海外服役的资格,使得他获得了快速的升迁,由于在海外服役的法**官有提升上的优先权,终极在六十岁的时候,卡特鲁成为了法国陆军中稀有的一级上将的一员。

法国陆军高层很明确,假如不出意外的话,这也将是这位将军所能得到的最高军衔了,由于只有获得显赫的战功,才有可能更进一步,提升为法国陆军元帅,不过凭借卡特鲁的军事能力以及当时的世界环境,这些只能是空谈。

这位将军在海外殖民地。特别是北非阿拉伯地区服役期间,表现出了优良的行政能力,得到了当时法国部长会议主席,也就是总理达拉第的爱好,由于这位将军的某些政治观点和达拉第非常合拍。此时正好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地和柬埔寨之间涌现了一些国土和领海上的争端,而当时的法国总督布雷维耶是个温和的人文主义者,态度稍许有些软弱,并且由于殖民地海军的战略和指挥权的问题与法国海军方面涌现了一些抵触,这位总督的表现让达拉第内阁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感到了不满,他们请求总理换一个更加强硬英勇一点的人担负那个职务。于是卡特鲁成为了这位总应当时手头上最合适的人选。在一九三九年七月,就在向德国宣战之前,这位一级上将来到了法属印度支那接任了总督的职位。

关于这位上将的赴任,被不少人看做是法国表明自己强硬态度的象征,暗示那位欧洲的敌人法国依旧无比壮大,尽对不会向任何要挟低头。但是达拉第乃至接任的雷诺都没有预感到的是,这位威名远扬的将军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强硬,当日本的抗议书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的时候,他尽不迟疑的选择了向对方让步。答应的是如此的爽直,根本就看不出一点点法兰西将军的自持。

实际上就连日本人都没有想到事情的进展竟然会如此顺利,早知这样的话,当时就根本不该往和法国驻日大使扯皮。

说起法属印度支那当局的让步。除了卡特鲁个人的一些亲日思想作怪之外,重要还是由于法属印度支那当时境内的具体条件所逼迫的。法国在当地固然拥有一支总数高达一万五千人的部队,但是却疏散在全部殖民地联邦的国土上,真正守卫在中越边境线上的。只有区区五个步兵营,其中还布满了一大堆当地招募的士兵。前任总督是个浪漫的自由主义者,极力提倡对当地人加以人文关心。布雷维耶总督在任期间,不断的修建浇灌系统,维修公路桥梁,建造学校医院,招募了大批确当地人进进政府,并且大赦政治囚犯,就是没有想过建立一支能够有效掩护这些建设成果的壮大武装部队。

全部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部队,加起来都够不上日军一个师团的数目,兵器设备也大多迂腐,重要的装甲和炮兵缺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