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 第九十章 海战(上)(1/3)

第九十章 海战(上)(1/3)

上一章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如果是拿新近扩编的两万正规军去打女真人,方生不放心,就是让他们全去攻打皮岛,恐怕战斗力也不会比七千人好到哪去,甚至有可能在军心不稳下一触即溃,徒然是拖后腿而已。

可惟独打朝鲜,方生敢这么做,原因不仅仅是朝鲜上是难得一见的弱兵无能之将,也实在是济州岛没那么多时间和朝鲜墨迹,朝鲜虽然弱小的可怜,但毕竟也是一国,甚至在开国之初打服了零零散散的女真,然后把整个平安道附近从大明手里‘偷’了过来,也就是说,朝鲜也有过强横的时候。

但那只是昙花一现,之后的朝鲜无一不是大明在扶持,不征之国给了朝鲜安定,也让朝鲜对大明感恩戴德,和后世的不孝子孙有几分不同,所以说叶某人对朝鲜有如此大的怨念,还真有些牵强。

两万人从济州岛誓师出发,在登陆庆尚港后开始分兵,至于朝鲜大军的水师还要等一阵子,自有细作将消息传到方生耳朵里,所以他并不着急。

商人是世界上消息最灵通的一类人,所以朝鲜大军攻打的消息自然没瞒过这些人的耳目,虽然如今的庆尚港已经成了朝鲜沿海最大的私港,可这在这些商人眼里,朝鲜大军一动,少不得这座私港也不复存在。

所以庆尚港反倒一下子冷清下来,除了顺路的船队补给外,再没有别的商队肯长时间停留。

十倍的利润虽然可以让商人连小命都不要,但同样的,他们也不想枉死,所以庆尚港才人丁稀少,这反而也利于方生隐瞒消息。

虽然他不相信朝鲜君臣会很注重军事情报,可在防止万一的情况下,越少人知道也是越好,而且两万人的数目也太多,安营扎寨之后瞒也瞒不住。

在短暂的停留后,尾随朝鲜水师的细作传来了消息,朝鲜水师离庆尚港的航程只有一天一夜,这还是因为当值的将官拖拖拉拉不肯前往‘剿灭海盗’。

两万大军在庆尚港兵分三路,临时征集的近七八十艘大小船只载着一万三千人,方向是朝鲜水师,至于剩下的七千人,在庆尚港留下一千后分兵两路,攻打朝鲜腹地!

这六千人无济于事,方生本就没指望它们能打到哪去,别说是汉城,光是庆尚道一道就能调集数万大军围堵方生留下的六千人,可有备攻无备,又是偷袭加速战速决,只要主将步步小心,至少安全应当没问题。

这两只深入腹地的主将是刘四和耿仲明,刘四生性稳重,事实考虑再三,虽然会延误战机,但至少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至于耿仲明更是惯将,这种局面,拿他出来用也是正合适,要不然他手上也是无人可用。

赵孟的性子有些急,方生把他留在了济州岛,毕竟岛上还有尚可喜、尚可义、孔有德等人,需要有人弹压,赵孟又是当初一手导致尚可喜、尚可义投奔的人,短时间内压制这二人是足够了。

至于毛承禄,被方生带在了船上,说到底,打海战方生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有了个毛承禄,让他放手施为,方生本身就不需要事事躬亲,在现代有一句话,做领导的不是有多大能力,而是能用多大能力的人。

这句话摆在大明也同样适用,既然他毛承禄擅打水战,方生也就用不着插手,把一场原本应当是胜仗打成败仗那可是容易得很,只要主将胡乱下几个命令就行。

方生不插手,用人不疑,毛承禄心里感恩戴德,自是一心一意,大表了一番忠心,他不是孔有德、更不是尚可喜、尚可义。

毛承禄说到底是重情义的人,背叛大明的原因也是家国有别,忠君报国,忠孝,忠孝,忠虽然在孝之前,可实际上家族却比君来的重要的多,这也是中国自古的惯例,不是在大明一朝。

化家为国,更是历代家族的希冀,也是最终的那一步。

汉高祖刘邦背弃义兄,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