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 第二百单八章 出发(八) 闯王高迎祥(1/4)

第二百单八章 出发(八) 闯王高迎祥(1/4)

上一章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ps:其实看到黑票咱也是很开心的,嗯嗯~来吧,口胡~

…………………………………………………………

女真鞑子实际上早在年初就开始进攻大明先是二月兵锋直指大同马莲口,四月初又至大同宣府,不过都未攻城,只是跟来逛上一圈似的,转瞬既走,也就没引起大明朝廷的警惕,只当是鞑子跟往年一样的翻边,眼看着有坚城这就退了,直到六月二十六攻嘉峰口,巡关御史王肇坤战死,这才引起了朝廷的警惕。

之后鞑子更是接连攻打居庸昌平北路,几度威胁大明的边镇,这才使得大明上下终于知道,这次鞑子,可不是仅仅是入关而已,如若不严加防范,指不定就得从演昔日鞑子兵锋直指京城之祸事。

所以崇祯接连派出了内臣李国辅等守各关隘,又以张元佐为兵部右侍郎,镇守昌平,司礼太监魏国征守天寿山,互为掎角之势。

事实也如朝廷的推测的那样,这次的女真人确实不打算小打小闹,或者说,即使如阿济格和阿巴泰这等与皇太极不太对盘的,也打算用给新晋的‘大清国’锦上添花,若是能一举攻破大明自然是好的,即使做不到,拿下了几座大明的边城就当庆功也是大善,所以这次鞑子攻城掠地,也远比往年来的凶悍,往年除了是皇太极亲自领兵外,极少有其他贝勒、旗主敢于攻掠边镇,直指大明腹地的,这也是一开始大明上下只以为鞑子充其量跟往年一样只是袭扰而已,并未以为是大举攻伐,这才一时间落了下乘。

鞑子攻打边镇,各城告急,这时候朝廷就有人提议换边将,这既然原先的边将不顶用,挡不住关外鞑子的屡屡进犯,何不必换个有用的来?顿时又有人站出来叫唤,岂能临阵换将,此乃兵家之大忌,但崇祯一琢磨,不换不行啊,就现在那些内臣和兵部右侍郎张元佐,别的不说,当日连发三封诏书下令李国辅、张元佐、魏国征前往各自守备,李国辅与魏国征二人当日既出发前行,惟独一个张元佐堂堂兵部右侍郎,主官的是大明兵事,接连三天待在家中不肯前去赴任,这等侍郎怎能拿来用?谁还敢用?至于内臣,虽然忠心有余,但却才干不足,要不然也不会派个张元佐去昌平了,还加封了兵部右侍郎。

换!虽然朝廷大员大多竭力反对临阵换将之举,温体仁却是一力赞同卢象升进京勤王,倒不是因为温体仁了解上意,而是如若再让卢象升攻贼,这一日三胜,宠恩日重,他温体仁还如何自处?所以这才赞同崇祯的决定,把你调到边关去对付更难对付的鞑子可行?看你还能不能一日三胜!

崇祯决定把卢象升给调到边镇,不管怎么说也总比张元佐来得强,好歹卢象升将流贼打的节节败退,调到边镇要比张元佐连上任都不敢要好得多。

六月初,卢象升休兵,之后前往秦关与总督洪承畴商议,彼时秦中之贼方才被剿灭了近半,豫中却又有流贼兴起,先后有临潼、邠州、渭南、韩城、华州等地遭到流贼攻城,虽因洪承畴防守得力,流贼皆是无功而返,却也是让年初的大好形势以不复再有,好在之后卢象升又屡获奇胜,朝廷却发来了勤王的诏令,卢象升虽无可奈何,只得起麾下兵马两万余人前往京城,自此洪承畴无才无德,接任的熊文灿无能之辈,大明流贼复起,再无宁日,直指大明灭绝。

这些个消息是随着朝廷的邸报到达南京城的,相比起京城里的手忙脚乱,大明的陪都南京还算安宁,至少这反贼先是被驱赶出了南直隶庐州、滁州地界,又被五省督抚卢象升接连击败,即使留下了些流寇反贼,那也有那东江镇总兵方成的客军所在,已经剿灭了大半,自然是要安宁得多。

不过朝廷的一纸诏令,让包括韩赞周在内的南京文武们安宁不下来了,因为刚刚被南京的诸多文武当成保命的护身符的东江镇客兵一万两千丁,这次被朝廷征调了,虽说还是在南京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