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梁仕容传记 > 第8章 矮棚里的奋斗者(1/4)

第8章 矮棚里的奋斗者(1/4)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理解,任何时候都是真情的呼唤,心灵的慰籍。没有理解就没有支持,没有支持就没有鼎力相助和默契的配合。梁仕容回乡后找到天堂镇委、镇政府,详细讲述了自己回乡创办纸厂的计划。镇委、镇政府立即表示理解和大力支持。并派出镇委副书记盘飞专门负责协助梁仕容办厂工作。

天堂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梁仕容信心倍增,他要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了。

俗话说“上阵不离父子兵”。当梁仕容把他回乡办纸厂,要求儿子梁飞汉放弃养鸡场,父子齐心合力创办造纸厂,在天堂农村大地创出一片天的计划和盘托出后,却出乎梁仕容的意料之外,遭到了儿子梁飞汉的极力反对。

梁飞汉很认真很决断地对他的父亲说:“老爸,我现在已痴迷上了养鸡业,鸡场刚刚开始起步,况且,我对造纸不感兴趣,现在,你打死我也不放弃养鸡的!”

儿子梁飞汉的反对犹如给梁仕容当头一盆冷水。

知子莫若父。梁仕容深知儿子现在的心理正处于“叛逆”期,性格倔强且心中充满理想,就像当年自己年青时一样,只要是认准了的,就要干到底,干出结果。

没办法,梁仕容只好放弃了“父子打天下”的打算。

创办造纸厂,梁仕容驾轻就熟。他仔细算了算机器、设备、原料,办一间小型纸厂需要12万元。他向银行借贷,可是正碰上银根收缩、控制信贷的时候。但幸亏他遇上了好形势,政策放宽了,他就有活路,他决定合股经营,动员乡亲们投资入股办厂。

然而,当时被小农经济思想束缚惯了的小生产者,在没有看到既得利益之前是不太相信事物的成功的。幸亏“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一部分人觉悟了,乡亲中也不乏敢于开拓、敢于拼搏的有识之士,他们纷纷入股集资,有的亚婆、亚伯还拿出了“棺材本”,终于组成了19股,12万元资金。

多么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哪!他们为了支援梁仕容办厂,倾襄相助,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与思想。这种朴素的品质与善良,不正是莲塘人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一种崇高的境界吗?

多么善良的老百姓啊!多么真诚的大爱!这不正是咱老百姓的胸怀吗?宽厚的那么朴实,朴实的那么感人!

是啊,村中的父老乡亲,为了支援梁仕容办厂,用他们的真情与大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真情之歌!他们的大爱精神,在“兴办股份制企业”中,越加的波澜壮阔,越加的豪情壮志!

是啊,乡亲们在集资支持梁仕容创办股份制企业中,融入的是一种精神,弘扬的是一种大爱,贯穿的是一种理念!

这一切的一切,投入的不仅仅是人力、物力、财力,更多的是心血、是汗水、是智慧、是真情、是大爱……

这12万元,可是乡亲们的血汗钱,也是对他的信赖,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厂办起来,办好!

他开始筹备了。首先去找机器,但他没去找机械厂,他不敢买新机器,这12万元,每一分钱都要发挥最大的作用。他干了30多年造纸业,认识许多厂家,于是,去询问有没有旧机器设备出让。

“你要办造纸厂?现在造纸行业很滞,产品销不出去,很多厂都停产了,你还搞?”老熟人替他担忧起来。

梁仕容没出声,但他心中明白。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轻工业生产将有较大的发展,纸张的需求也会增加,现在调整时期,滞一些是必然的,但决不会长期滞下去。他没说出来。

经过一番奔走,终于,他从一间下马的纸厂买了一部分机器,价钱自然便宜了许多。

工厂选在什么地方好呢?他选中了莲塘村靠近大山沟附近一间废弃了的旧水泵房。这里有长年不断的水力资源,单电费一项,工厂就可以节省几万元一年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