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梁仕容传记 > 199章 天女说解脱1(1/2)

199章 天女说解脱1(1/2)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舍利弗挨了天女的训,就转了个话题,他问天女,来到维摩居士的房间有多久了。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这是禅宗式的答案。

耆年是年高德劭的人,就是老前辈之意。

我们要知道,舍利弗虽然皈依佛,他年纪比佛大,佛三十二岁出世弘法时,舍利弗已五六十岁了。

他早就出家在外面当人家的老师了,在印度称沙门,是对离家修道者的通称。

佛教出家称比丘,本来不混用的,但是后来翻译成中文却不分了。

舍利弗皈依佛之后,就带了自己的弟子一起过来。迦叶尊者、目连尊者也是同样情形。

这些在经典上少有提及,但是在律宗部分就有详载。

天女在此尊称舍利弗为前辈,舍利弗问她在这边多久了,她回答说,同您老前辈得道的年龄是一样的。

舍利弗究竟解脱了没有?在本经看起来还是个问题。

天女答得很巧妙,您得道有多久了,我就在这儿有多久了。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舍利弗就再问,那么天女你在这儿有很久了吧!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天女又刮他一次胡子,请问前辈得道也很久了吧?

舍利弗默然不答。

舍利弗没办法接下去了。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天女就差点没把舍利弗连眉毛都剃了,问舍利弗,前辈是有大智慧的人,为什么不说话呢?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这句话说明舍利弗只是在“理”上解脱,而“事”上的解脱,至少在当时还没有做到。

为什么这么讲?

这从经典上很难看出来,研究戒律才知道,舍利弗虽然得道了,晚年身体很不好,这就成问题了。

中国研究佛学的人不大管经典,而钻研戒律,因为这上面很实际。

舍利弗的答话是说,得了道的人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话可讲,佛说“不可说”,所以他没话讲。

这“不知所云”成语也是源出自《维摩诘经》,又是鸠摩罗什法师所创作的中国佛教文学的名句,现在成了骂人的话,指人说话没有中心,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

天女的回应刚刚和舍利弗的观念相反。

不说话就解脱了吗?

说话同样是解脱啊!再进一步,说与不说都是解脱,为什么落入一边去了?

落入一边的人,在禅宗祖师来讲是“担板汉”,背了块板走路,只看到空,没有看到有。

舍利弗的答话犯了逻辑上的错误,马上被天女抓个正着。

“言语”就是“文字”,心中的念头经过嘴巴表现出来就是言语,其实和思想是一个东西,如果用文学表现出来,就叫做文字。

所以者何?

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

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

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

天女自问自答,真得解脱了是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

明心见性得道了,心在哪里?

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无所在,也无所不在。

同样的,文字也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比如为一封信,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当写成白纸黑字了,这文字是你吗?

不是你,那是文字,同你不相干。

你说不相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