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梁仕容传记 > 第824章三十二品(1/2)

第824章三十二品(1/2)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现在,佛叫罗睺罗去向维摩居士探病,罗睺罗也推辞了。

他说因为有一次在毗耶离城,这就是维摩居士所居住的地方,城中的世家公子们来找他,向他磕头作礼,问他说,你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皇帝也不要当,要出家,究竟出家有什么利益?罗睺罗就依据佛法的道理,对他们讲出家的功德和利益。

当时,维摩居士来对我说,我不应该为他们讲出家人有什么功德和利益。

“因为「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那么各位岂不是白出家了?

实际上维摩居士的意思是,既然出家了,就应该放下一切功利思想,不计较有没有价值,不要想我将来可以得什么利益、得什么果位,不要有这个利害观念。

同时,也没有功德的观念,如果心里想着:“我学佛了,佛应该保佑我吧”,这都是功利思想。

求道学佛应该没有利害的观念,不是为了利害出家,不是为了求功德,“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是副很好的对子。

所以说,人家问你出家有什么利益?你应该讲没有利益,爱出家就出家,讲这样那样好处的功利主义,都是不对的。

这句话还有一层道理,一个人活在世间一无所求,有求皆苦,没有利害,也无功德思想,人就是应该做好事。我不敢说跑遍天下,但是在中国去过的地方不少,有一块岩壁上,看到不知是哪一位题的斗大的字:

愿天常生好人

愿人常做好事

真是好!佛法什么法都讲完了。我觉得很多名胜古迹,好多文人题的字作的诗,都是浪费功夫,都不如这位不知名人士题的字。

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学佛不同。学佛法是学空法,一切放下,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

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维摩居士在这里说罗睺罗讲错了,因为问题本身已经问错了,问出家有什么功德和利益,你根据出家有什么功德和利益来回答,自然不对了。

所以说,“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对世间法,有为法来讲,可以说有利益有功德,世间法本来如此。

但是“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无为法是没有丝毫的利害功德观念的。什么是真出家呢?

真出家了,一切放下,没有我也没有他,也没有你我之间,都没有,这是人的方面。没有世间,也没有出世间,也没有半世间半出世间的中间路线。

《大品般若经》上提到有六十二见,就是六十二种思想观念。

外道认为这个世界有神或没有神、有常或无常等等,讲过去的世界或未来的世界等有间、无间等等,涅盘入道了以后,还来不来这个世界,这个身体和灵魂是合一或不合一,这个生命有断有生死或没有生死,这些合共有六十二种观念,我不详细讲了。

这些观念我们大家不论出家在家都有的,自己不知道是错误的。好像有人学佛修道想下辈子不再来这个世界了,太苦了,这个属于神我的常见,是观念的偏差,落入外道了。

虽然是外道也是道噢!外道是歪道,不是正道。

一个出家的人将这些观念思想通通放下,因此能够“处于涅盘,智者所受”,涅盘是得道的最高境界,智者所受是大智慧成就,不是迷信,佛法是讲每一个人大智慧成就,自性自度,盲目信仰不会成就的。

所以真出家的,是大智慧的高人,才能智者所受,是圣人的境界,不是普通人受了痛苦,觉得世间很麻烦,因此出家,那就不算是“圣所行处”。

出家人剃了头,什么都不要了,穿了一件并不漂亮的衣服,为什么被世间人看不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