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梁仕容传记 > 424章 赶集(1/3)

424章 赶集(1/3)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再说上次前来追杀的武僧回北方那边去了,慧能在新州天露山便有了一个短暂的“安全期”。

春去夏来,转眼之间,又到了蝉鸣荔熟,荔枝、龙眼、芒果、黄皮等岭南佳果陆续上市的季节。慧能也偶尔会跟梁迪庆他们前往趁墟(赶集)。

里洞墟在天露山下,这是一个新州、恩平、开平三县交界的农贸市场集散地。

这个山区里的墟镇虽然不大,但每逢墟日那天,三县交界的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前来赶集。人们将在家收获的季节水果和山货以及家禽牲畜等挑到市场来摆卖,又买一些日用品回家去。墟镇里人流如鲫,摩肩接踵,鸡鸭鹅的叫声、人们的叫卖声与讨价还价声交织着,此起彼落,热闹非常。

墟日那天一大早,梁迪庆叫慧能前来帮忙摘荔枝。不一会便摘了三担满满的荔枝,梁迪庆父子和慧能各挑一担到里洞墟去卖。

梁迪庆祖上种下的这棵荔枝为新州香荔,因其果小、色红、核细、肉多且脆、味香而被称之为香荔,因其品种优良,被列为贡品。

隋唐以来,荔枝被列为珍贵名果,素有着“果中之王”的美称。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诗:

长安四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写的是唐玄宗皇帝为了使杨贵妃吃上鲜荔,每年不惜飞马传送,从数千里外把荔枝送至长安,致使人马多毙,既说明了荔枝的名贵。

苏东坡被贬岭南,第一次吃到荔枝,因为啖荔而满足并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足见人们对荔枝的喜爱。

岭南荔枝有六十多个品种之多,如香荔、挂绿、桂味,糯米糍等,其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有十几种。有早熟、中熟、迟熟三个品种。早熟品种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果熟,主要品种有:妃子笑、黑叶、状元红、大红袍、白蜡等;中熟品种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主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青皮甜、进奉、蜜糖罂等;迟熟品种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果熟,主要品种有淮枝、香荔、尚书怀等。

梁迪庆他们挑来卖的这些肉厚粒细、又熟又清甜的新州香荔十分抢手,不到一个时辰就将这三担荔枝卖光了。

慧能顺便在小店买了一些油盐。梁迪庆在烟叶档口买了两斤烟叶,拔出腰间的竹杆烟斗,塞上一点烟丝,点燃了,蹲在地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再吐出了烟雾来。

慧能:“你呀,烟瘾就是那么大。”

梁迪庆无奈地摇了摇头:“我这个烟鬼也知道吸烟太多对身体没有好处,也曾经戒过几次,但总戒不掉。”

慧能:“只要你有决心,一定能够戒得掉的。”

“那么,我抽完这两斤烟叶再试一试,看能不能将烟瘾戒掉。”梁迪庆过足烟瘾后,抬头望望天空,说,“哟,快到中午时分了,阿能、池彬,我们再到墟尾那边买点酱醋,就回家去。”

慧能和池彬异口同说:“好。”

他们三个挑着空箩筐,正欲往墟尾那边走去。

梁迪庆忽然有所发现,指着前面另一档摆卖水果的那位汉子:“啊,伍老二老弟,卖芒果呀!”

慧能到天露山隐居后,空余之时,经常跟梁迪庆到伍老二家里去喝茶聊天,大家的话题很多,也颇谈得拢。

六年前,伍老二从外地带回六株芒果苗种在自家屋后那块空地上,平日他勤于管理,除草、除虫、施肥,样样工作都做到家。去年六株芒果树开始挂果,今年又是个好时年,树上挂满了硕大的芒果,压弯了枝头,伍老二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在这大丰收的季节,伍老二今天起个特早,很快就采摘了两箩芒果,挑来里洞墟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