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梁仕容传记 > 第161章 往事历 历 上(1/3)

第161章 往事历 历 上(1/3)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这天,李氏一早起来,一阵清风吹拂着她的头发,秋蝉停在门前那棵红棉树上“喳喳”地叫,好像在向她发出声声“归去”的叫唤,一片白云在晴朗的天空中漫漫地向南飘着......李氏见今天天气晴朗,正是秋风送爽好还炒乡的好日子,便收拾好行装,和林大爷他们道别后,踏上了回家乡之路。

当年母子俩离开家乡到广州投靠文龙,慧能还是一个弱质小孩,转眼之间六年光阴一晃而过,慧能此时己长成一个气宇轩昂的青少年。

步出广州城后,慧能忽然想起有一次,他无意中在谭老板商店听挑夫说起过,他们从新州来,挑着山药走茶马古驿道来广州,要比走佛山的崎岖山路近便得多。

慧能听他们从新州来,他乡遇老乡,自然倍感亲切,当然紧记于心了。

慧能领着娘亲,沿着岭南崎岖山路,几经周拆,终于在深山密林的半山腰之中,找到了这条通回家乡的捷径——古驿道。

古驿道,亦称驿道,我国古代陆地交通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属于重要军事设施之一,主要用于传输军用粮草物资,传输军令军情的通道。

近百里茶马古驿道曲曲弯弯,穿山过峡越野。秋阳,高高的悬在万里蓝天上,温暖的阳光照着漫无边际的古驿道上。多年的漂泊打柴生涯,使慧能迅速成长为一名精明干练、下下人有上上智的人。

慧能母子俩沿着古驿道一路南行,沿途,慧能看到勤劳质朴的百姓,在田间地头耕作,田野的稻谷已经金黄,沉甸甸地弯着腰,在徐徐的秋风中吟咏着丰收的歌谣;山腰上的一条条果树林带,环山绕岭,粗壮的柑桔橙树杆上结着饱满的果实,山道旁的地块里,番薯绿油油的叶子,闪烁着太阳的光芒,交错盘绕的番薯藤下,红皮、白皮的番薯还沉醉在甜美的梦乡里;田塍路边的菜地里,丛丛豆角、丝瓜、苦(凉)瓜爬在用竹子、木棒扎起的一排排瓜棚上……

山上、山下、田野、村庄,全沐浴在瓜果成熟和稻谷飘香之中。

好不容易,李氏母子行了近百里路,进入了恩平与新州山界,再翻过了前面的天露山时,已是黄昏时分了。

翻过横卧在前面的天露山,越过山下一望无际的原野,啊,终于到家了!

浮云遮天,月色昏暗。

李氏母子沿着卢溪河滩向南而行,村边小河那棵熟悉的老荔枝树遥遥在望。

这小河,这荔枝树,这村庄,给李氏母子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李氏思绪交集,与卢行瑫结婚后在这里渡过的那些日日夜夜,那些随同光阴一起逝去的往事,扰乱着她此时的心景……

慧能刚刚三岁那年,慧能的爹爹卢行瑫从他的同窗同年文龙兄的一封来信中得知皇上已把自己贬为平民,永不续用后,内心犹如被重锤猛地击了一下,“哇”地大叫一声,一股鲜血从口中箭射而出,整个身体随之砰然倒地,大病一场。

卢行瑫壮志未酬,抛下慧能母子俩,驾鹤西去……

李氏孤儿寡妇,守着卢行瑫置下来的二亩薄田过活。但卢行瑫生前因乐于助人,教人识文断字,没少帮乡亲们的忙,因而招惹村里的财主黄雷天的妒忌,阻了他的财路而怀恨在心,百般刁难。幸好隔壁邻居李学儒出面调解,才保相安无事。

李学儒是个老学究,秀才出生,无意仕途,在家乡办乡塾,一心只教圣言书,是方沿几十里有名的大塾师。娶妻陈氏,生有李新、李州、李花、李香、李兰五朵金花。新、州、花、香四个女儿已出嫁,李兰年龄尚幼,待字闺中。

李兰四岁那年秋天,跟随四姐到河过边洗衣裳,不小心被毒蛇咬伤,被慧能救活过来。从此,卢、李二家开始友好住来。

李兰亚爹去学堂教书,她与娘亲待在家里,有时见娘亲坐在织布前“吱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梁仕容传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