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猛卒 > 第九百零四章 东市转型(3/3)

第九百零四章 东市转型(3/3)

上一页猛卒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大规模在民用上普及,棉花价格也由最初的每斤一贯钱降到了每斤百文钱,就算是长安的底层人家也可以给家里每人做一件棉袄。

棉被和枕头早已经在中等人家普及,至于豪门权贵家庭主要还是使用木绵和绒毛,棉花的出现说到底主要是为了满足中低层百姓的需要,在棉花出现之前,木绵和绒毛一直就是冬衣和被褥的填充物,只不过价格昂贵,都是上层人家在使用,中低层百姓还用不起。

棉花出现后,终于有了物美价廉的过冬用品,大大改善了中低百姓的生活品质。

不过棉布还竞争不过细麻布,主要原因是棉花的产量还没有完全上来,现在长安、太原等一些大城的中低层百姓都用上棉花,但还有各个小县,还有广大农村地区,还有中原、南方更广阔的地区。

所以作为冬衣、冬被的填充物,棉花还是供不应求,还没有考虑用它大规模织布。

郭宋难得这么悠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漫步,看着一包一包的棉花从店铺里运出。

这时,他见一群人正围着一家店铺,低声议论着什么,郭宋走上前,才发现这是一家轧棉铺,八台踏板式轧棉机同时在运作。

郭宋惊奇地发现轧棉机和他当初在高昌设计的轧棉机有点不一样了,原理都是一样,但做工更加精致巧妙,原本是用圆木转动,把棉籽挤出来,现在圆木变成小腿般粗细的铜棍,铜棍把棉籽挤出来后,棉籽会顺着旁边一个斜槽自己滚落出来,很快便装满一盆。

有一名伙计正均匀在三根铜棍上撒皮棉,另一名伙计则踩踏着轱辘,轱辘带着铜棍转动,这种轧棉机的效率很高,很快就能将十斤棉花轧完。

这时,身后忽然有人在郭宋肩头重重一拍。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猛卒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