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太史公曰王爷请绕道 > 第三十八章 丑媳妇儿(2/4)

第三十八章 丑媳妇儿(2/4)

上一页太史公曰王爷请绕道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于那钟鸣鼎食抑或跃马扬鞭的生活,都离他们太远了,远得实在不着边际。或许,偶尔会在酒楼茶馆或者街头巷尾听说书的时候,眯着眼睛畅想那么短短的一瞬,想着自己或许会有某个机遇,想着自己或许一朝出入人前。只不过,等那催人入梦的声音止了,端起面前早就冷掉的大粗叶子泡的浅茶汤,一口干下去,那又冷又苦又涩的口感,会让人瞬间清醒,而后拍一拍坐皱了的衣袍,转身离去。

回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生活里,依旧是酸甜苦辣样样俱全却又平淡无波的生活。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

以及在这种不断重复的前进中,寻觅到的属于普通人的生活智慧。

在这波澜不惊的循环往复的岁月里,早市是许多百姓一天生活的开始,因而,它最为生动,也最为鲜活。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为了自己的小日子而不断努力的面孔,真诚而富有朝气。

做油墩子的小贩儿在这早市一条街上,已经干了十来年了。他左手是个包子铺,右手是个豆腐店,两家的老板也都是老熟人了。包子铺老板是个年纪不大的小伙儿,原先在他父亲老老板的手下学手艺,这两年老老板年纪大了,他便将铺子继承了下来,他的嗓子响亮为人热情,包子做得馅儿足味儿美,生意比过去还要好上一些;右边的豆腐店是个夫妻店,丈夫做妻子卖,一干就是二三十年,从原先的小夫妻到现在的老夫妻,前两年上京闯荡的大儿子寻思着要接二老享福,引得附近的人一阵伤感,觉得再吃不到这么好的豆腐喝不到这么香的豆浆了,谁知老两口儿打定主意不走,虚惊一场大家也都松了口气。

这小贩儿也是个有些故事的人,他早年自南方来,听说原也是个体面人家出身的少爷,只是不知家里生了什么变故,被迫一路流浪到北方。他起初什么也不会做,只是瞧着路边有人做饼子,想起记忆里姆妈做的油墩子,循着那个味道一点点开始尝试,走了一路,做了一路,一直来到这位于北部边境的朔方县。他本想,若是这生意再做不下去,就干脆跳到旁边玉龙关里死了算了,谁曾想,他竟在这儿落下根来,还娶妻生子,日子过得虽然累些,却幸福快乐。如今他的身上,倒是再看不出一点的少爷习气,甚至邻居店家给过路旅人打趣说他曾经是个大少爷,也没人相信。

这座油墩子的小贩儿,经常会和左右邻居互相交换彼此的手艺。事实上,这条街上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比起金钱交易,商贩们之间更喜欢以物换物,简单方便,没人会锱铢必究。若是承了人家的情,不必多说,下回定会加倍多补上来,只看彼此眼中那“你懂的”的笑意,便觉得无限温暖。

“哎呀,听你这亮嗓子吼一声可真得劲儿!”送走前面的卖家,小贩儿得空休息一下,就开始调笑他左边包子铺的年轻老板。

那小伙儿声音是真亮呀,他一开嗓,整个街都醒了。

“得劲儿您就多听听!”小伙子一笑,露出两颗大白牙,顺便又吼了一嗓子,“刚出炉的热包子哩!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哩!有甜有咸有肉有青菜哩!热腾腾的真好吃哩!”

“可不,多听听,饭都不用吃,就饱了啦!”旁边豆腐店正在收钱的老板娘也来打趣,说罢,她先咯咯咯笑了起来。

“可还没饱,得在就着这声儿,再喝两碗大家您家的豆腐花才成!”做油墩子的小贩也调笑起了自己。

那老板娘听了,笑得更欢了,旁边买东西的客人也跟着一起笑了。

正笑着,这小贩儿忽然见两个生面孔的人朝这边走来。

在这儿十余年了,是老主顾还是过路人,小贩儿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一男一女铁定是生人,他可以肯定。不过......

这女的也忒......那啥了吧。

瞧那粗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太史公曰王爷请绕道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