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们没有退路。>
一方是急于打通与长濑武平所部之间的交通要道,保证两个旅团都能突围成功。>
一方是奉命死守,哪怕是剩下最后一人,红蓝战旗以及青天白日旗也得飘扬在阵地上。>
双方接到的都是死命令,矛和盾在薄山这个小山包上展开了殊死较量。>
与日军相比,郭开元所部占尽了天时地利,火力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们现在处境很被动,很可能遭到南北两路日军的夹击。>
其次是子啊炮火方面也和日军存在差距,全团只有12门小口径的迫击炮以及部分掷弹筒可以给与炮火支援。>
相比而言,日军却有足足一个炮兵大队的强悍炮兵,十多门75mm的山炮以及大量的迫击炮以及九二式步兵炮,火炮的力量上远远超出了郭开元所部。>
由于双方各有优势,因此这一仗胜负难料。>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日军方面就已经给郭开元所部造成了两百多人的伤亡。>
日军方面的损失同样惨重,初步统计,第一次冲锋就造成三百多人的伤亡,其中阵亡118人,还有208人受伤,损失兵员高达三百三十余人,其中包括2名军官和13名士官。>
这样的伤亡令双方的指挥官都感到震惊,这才多长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半个多小时而已。>
照这样打下去,一个小时那就是五六百伤亡,就他们双方这点兵力,恐怕也就能支撑五六个小时吧。>
当然了,战斗伤亡并不是这样算的,毕竟随着双方兵员的不断伤亡,武器装备的不断损毁,活力也会不断的减弱。>
这个时候,部队的人员伤亡的速度就会在短时间内骤降,可没有说半个小时伤亡一百人,一个小时就是两百人。>
但即便是如此,这样的伤亡速度还是让双方指挥官的心里受到了极大地冲击。>
然而越是如此,双方越是不敢怠慢,越是需要拼命。>
战斗的惨烈程度从一开始就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下午五点半,双方已经在这个小山包血战了两个半小时。>
前沿阵地上的沙袋大半已经被损毁了,简易的工事已经看不出本来的模样了,战壕里到处都是尸体。>
两个半小时的战斗,守军一个连一个连的投入战斗,而后又整连整连的阵亡,很多部队都只剩下一两个士兵了,伤亡极其惨烈。>
而携带的重武器也损失惨重,开战到现在已经有6挺重机枪以及4挺轻机枪被日军的炮火摧毁了,这占了郭开元部一半以上的重武器。>
相比而言,日军方面同样如此,前沿阵地上到处都是日军残破的尸体,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一眼望去,就好像是到了修罗地狱。>
此时,双方已经杀红了眼,谁也不讲究什么策略了,就是一个字——杀!>
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不管是郭开元还是福荣真平都知道,他们之间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如果不将敌人歼灭,那么就把自己的尸体留在阵地上。>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郭开元这边同样如此,东北军出身的他,除了有过人的指挥水平外,支撑他战斗下去的还有无尽的信念。>
这种信念是以信仰以及仇恨为核心凝聚而成,和所有东北军官兵一样,郭开元并不认为东北军打不过日本人。东北沦陷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在于东北军高层以及国民政府当局对当时时局判断的失误所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