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竞技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发展(2/2)

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发展(2/2)

上一页山沟皇帝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大唐帝国在经济发展计划里,除了继续加大农村地区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外。

更加重要的还是发展地方经济。

而且不是和以往一样,都是朝着大型工业城市倾斜,而是朝着普遍地区,落后地区倾斜,鼓励资本在中小城市投资建厂,就地雇佣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民众收入。

为此,大唐高层提出来了‘扁平化发展’的策略。

要求各地经济百花齐放,而不是说某个地方一枝独秀。

从宣平四十一年开始,中小型城市的工商业投资开始增速,大量当地的农民开始进入当地的工厂或者其他行业,获得就业机会,从而获得除了农畜行业以外的额外收入。

李轩对这种情况还是相当满意的。

帝国的早些年,为了发展工商业,采取的是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原则,给一些条件优越的地方众多的优惠政策乃至资金扶持,以集中资本、资源,发展出来一个个工业区。

上海、广州、武汉三镇、当涂、滁州、郑州等等地方的工商业发展,都是这么起来的,而过去的二三十年里这种政策也是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松江府就是这种政策的直接体现!

一个拥有五百多万人口,工商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城市!

但是现在呢,大唐帝国却是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来是扶持中小城市,偏僻落后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追求的不再是重点发展,而是全面发展。

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民众的收入。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极大。

其实这种扁平化的全面发展模式在大唐帝国里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而是过去一直都存在。

比如说广东那边的广州地区,整个广州府可没有和松江府那样,有着高大上的中心城区。

广州府的各个县发展的都非常的平衡,以至于你都很难分辨出来广州那里是城区,那里是乡下,因为大部分地区看起来都差不多。

密集的城市火车、公共马车几乎贯穿了整个府,乃至覆盖了整个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在陈立夫当年的主持下,采取的就是扁平计划发展。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山沟皇帝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