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冠冕唐皇 > 1029 故人相见,情势非昨(2/3)

1029 故人相见,情势非昨(2/3)

上一页冠冕唐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让举国上下都倍感自豪:唐国富强兴盛又如何?终究还是不免要在吐蕃勇士们铁蹄叩边的威慑下献女求和!

当年的韦乞力徐还只是蕃国的一个豪族少壮,闻知噶尔东赞事迹,也是不免激动得心潮澎湃。可是如今当他也达到了东赞当年的势位并负担着相同的使命进入大唐后,才知要做成这件事的艰难,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可能!

才力上,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较之噶尔东赞确实有逊,更重要的是他身后所站立的已经不是高原上壮势兴盛的强大帝国,而是一个上下勾心斗角、内外纷乱不定的王国。

还有一点,那就是跟噶尔东赞相比,韦乞力徐根本就没有要做成这件事的动机与决心。

身为吐蕃的大论,哪怕仅仅只是名义上,韦乞力徐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加强盛。毕竟他整个青年、中年时代,所观所闻都是吐蕃各种豪壮的开拓事迹,也深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度中而感到自豪。

别的不说,若吐蕃并不是眼下这幅局面,他此番出使大唐,所受到的待遇与态度显然不会是眼下这种不冷不热,唐国必然也会更加的殷勤热情。没有一个强大的后盾,自然也就谈不上尊严。

虽然心中颇有伤感,但韦乞力徐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认清事实,过往的热血壮志早在常年的政斗中消磨殆尽,越来越不相信世间会有什么奇缘际遇。

吐蕃当下的糜烂并非猝然之祸,自有其深刻悠远的历史,正因为深知始末,韦乞力徐才深知要解决这些弊病、让吐蕃重新恢复强盛的艰难。

能够担当此事者,除了智谋能力要超人一等之外,还要心怀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奉献热情,同时还少不了外部条件的配合,比如唐国这个近边大敌再次发生动乱,给吐蕃的重新崛起提供可趁之机。

韦乞力徐自然没有那种精诚奉献的情怀,也并不觉得在他有生之年还能等待外部因素迎来转机,因此他凡所思虑都是立足于当下现实,国势既已沉疴难返,那总要尽力的将家业保全。

在需要正视处理的问题上,唐国官员们办事效率极高。前夜与郭知运浅见一面、略作寒暄,韦乞力徐自己甚至都还没有真正记挂在心,转日唐国枢密院官员便来到了四方馆,请他前往会面。既然无从回避,韦乞力徐也只能动身前往。

枢密院总领内外军事枢机,在大内也占有一座宽阔的院堂,隔墙便是设在中书外省的政事堂,往来出入的朝士身影络绎不绝,忙碌中又是井井有条。

此际正逢军机运筹的繁忙时刻,郭知运虽然着员将韦乞力徐请入署中,但也无暇第一时间进行接见,韦乞力徐只能坐在外堂稍作等候。

打量着枢密院中的各种繁忙,韦乞力徐倒也并不觉得无聊,他虽然不是钦陵那种用兵如神的一代名将,但作为蕃国位高权重的大臣并豪酋,对于军机相关自然也不陌生。

这会儿自然没人热心的为他讲解枢密院事务相关,但哪怕只是在一侧旁观,也能看出许多的东西。

老实说,虽然彼此多年宿敌,但因为没有身在一线的经历,韦乞力徐还真不怎么了解大唐战争机器运作起来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

此时他在外堂也听到官员议论物资的起运、人员的征发等各种琐事,虽然无涉机密的军情,但哪怕只是这些枝节,已经勾勒出一个恢宏庞大的结构。

天下诸州凡所人事物料汇总一衙、从容调度,准确有效的投入到第一线的战场上,环环相扣、精密高效。

哪怕只是略作设想,便能想象到这样的国家机器能够迸发出怎样庞大的能量,而韦乞力徐还曾在积鱼城亲身感受过大唐军队的强大。

如今有幸亲临大唐军机中枢所在,略作思忖后,韦乞力徐便忍不住用蕃语感慨自语道:“无知则无畏,知敌之强盛却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冠冕唐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