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西周长歌 > 二百七十四 王城侍讲(2/3)

二百七十四 王城侍讲(2/3)

上一页西周长歌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过来:「君上自律,师父吩咐过,夜来不能饮酒的。」



如此奇文,焉能无酒!」姬胡重重拍案。

祁仲无奈,只得拿来甘醪,好歹也有些酒意,又甘甜可口,不伤肠胃。两日下来,书案旁堆起了三两只空荡荡的酒坛,大书房始终弥漫着一片浓郁的醪香。

姬胡就是这样时而拍案时而连连惊叹,昼夜不停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薄薄一本羊皮书。饶是如此,犹不尽兴。在读完羊皮书的当日暮色时分,姬胡漫步走进了后花园的胡杨林,在金红的落叶中徜徉一夜,时而高声吟诵时而冥思苦想,及至潇潇霜雾笼罩天地,姬胡才回到寝室扑上卧榻鼾声大起,直睡了一天一夜。

深深震撼姬胡的,乃是祁仲去凤鸣医馆采买药材时带回来的荣夷上书。

这个时代的成书并不算多,姬胡大多读过,可没有一部书或一个人的思想能带给他如此奇特的感受——像在迷雾蒙蒙的无边黑暗中看见了一颗明亮的启明星。

读《周书》,从遥远的洪荒之地一路走来,历代兴亡历历如在目前,兴衰典故宗宗如数家珍,不管你赞同也好不赞同也好,都会油然生出声声感喟。

读《周易》,是对一种茫无边际的深遂智慧的摸索,可能洞见一片奇异的珍宝,也可能捞起一根无用的稻草;仿佛一尊汪洋中的奇石,有人将它看做万仞高峰,也有人将它看做舒心的靠枕,有人将它看做神兵利器,也有人将它看做清心药石;然则无论你如何揣摩,它的灵魂都笼罩在无边无际的神秘之中,使你生出一种面对智者的庸常与渺小。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最重要的是,这些先贤之作都不能给立志励精图治,重振周王室雄威的周厉王姬胡提供指向性的思想基础。而荣夷上书则不同。

在这张薄薄的羊皮纸,荣夷明确提出他的治国理政方略,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整顿吏治,核心便是改革官俸制。

大周立国以来,在官员卿士的俸禄问题上采取的一种自杀式的不定期授予地产的方式来实现,实际上是将整个西周政府的运作建立在「以恩惠换忠诚」的基础之上的。田产成为周王与贵族官员之间实现联系的重要经济纽带。

这一点,恰恰是姬胡最为深恶痛绝的。他认为,这好比是在自己身上割肉,去喂饱那些永远不知道满足的贵族宗亲。弄得周王室一天天衰弱下去,而贵族以及诸侯们的力量却与日俱增,直到能与王室分庭抗礼。他早就想改,只是不知从哪里做起,荣夷的上书给他提供了一条可行性方案。

其二,疏通水利,发展农业。

农业生产是王朝安身立命的经济根基,可井田制过于死板,实施多年,大部分的毛渠支渠要么雍塞,要么废弃,弄得田地年年欠收,洪荒受涝。而公田与贵族私田纵横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修水利需要全盘的规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数十年下来,各处井田荒弃无算。

其三,弱分封。

荣夷认为,武王初克商之时,身为西隅一个地方政权夺取了中央之地,不得不分封以拱卫周王室。可如今时过境迁,再无休止地分封下去,王畿的土地将不断缩水。这是周王室不断衰弱的根源所在。

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废止分封,若办不到,至少也要弱分封。如此,王室才有足够的土地和人民,财货之利以支持王朝运转,以及对外战争,甚至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业。

这一夜,姬胡不能安眠,甘醪一爵爵地饮,浑然不知其味。

五更鸡鸣,姬胡长吁一声:「嗟乎!虽见此人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西周长歌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