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清欢 > 第396章 朕乃仁君(下)(3/4)

第396章 朕乃仁君(下)(3/4)

上一页大宋清欢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只要心中挂着大宋江山、社稷安危,便是我大宋的堂堂正正的男子,在取悦女子的事上,被个辽国小子比下去,不丢人。苏公说你这回是假公仇以报私怨,捏造构陷,朕,不大相信。”

曾纬一愣。

继而觉得,做臣子呐,就像做儿子,真累。

在御前回话,与在父亲跟前回话,是那么相似。

许多时候,你完全揣摩不到,这些高高在上、如猫看鼠的君王和严父们,心里到底他娘的在想什么。

“曾舍人,”赵煦又开口道,“朕今日叫你来,本来就是要说让李相和磁州铁坊,与邵清到朕跟前对质的事。目下,李相虽然死了,所幸你父亲的枢密院办事,向来不拖沓,当日就留了口供。你先回舍人院去,整理整理,准备过几日就搬去翰林院,好好琢磨琢磨,怎么给朕,做好知制诰的笔杆子。”

“是,官家。”

曾纬躬身退出讲筵所,喜忧参半地走在禁中整洁优美的便道上。

官家没有因李相的死而发怒,没有因苏颂嚼舌头而生疑,更没有回避关于自己升迁的传闻,直率慷慨地就宣布了准备让他曾纬做内翰的决定。

同时,曾纬又感到,喜悦的大饼,总还是缺了一角。

官家今日,在讲筵所这样隐蔽于内廷的地方,在只有君臣二人相对的场合,仍未表明自己对于简王和端王的明确态度。

释放信号,终究还不是尘埃落定,无法教人完全心安。

想到端王赵佶,曾纬又火大起来。

事发后,端王赵佶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埋怨曾纬,为何将此事做得那么绝,实在要逮了邵清,悄没声儿地送到官家御前、交给皇城司查办不就行了,现下满城风雨,连太府寺的药或许被辽人探子下过蛊毒这样耸人听闻的故事都编出来了,邵提举的人头,只怕已在正义的开封百姓心里落了一二十回。

曾纬只得耐心地给赵佶分饰局势、提及储位之争时,赵佶越发愠怒,说是官家春秋正盛,他这个做弟弟的,才不会有非分之想,唯愿每日赏画听琴、焚香品茗。

这胸无大志、废物一般的逍遥王爷哟!

不过,曾纬气归气,往深了想,反倒愿意捧这样的天家成员登临大统。

……

姚欢在司天监被软禁了快一个月时,终于得见天颜。

与赵煦一同前来的,还有苏颂。

姚欢倏地紧张起来。

碍于君王与草民之间的礼仪鸿沟,她只能第一时间去瞧苏公,试图从老人的面上,解读吉凶之兆。

苏颂的目光却是古怪的,既非报喜,也非报忧。

赵煦先提起了姚欢在开封的亲人。

“姚氏,台谏的人,和礼部的徐侍郎,都上奏,要朕像当年仁宗皇帝直接贬谪苏舜卿为庶民一样,处置你姨父。朕没同意,反倒是你姨父,自己上表辞去学正之职,说是大理国王子邀他去讲学,他想与你姨母离开汴京。朕,准了。”

姚欢未多说谢恩的话,直言问道:“官家为何囚我于此处?我夫君的案子,何时有圣裁?”

赵煦忽然打了个寒颤,随从内侍忙为他披上坎肩。

赵煦露出一丝惘然的苦笑,自嘲道:“重阳节还没过,朕已离不得太阳了,一到这屋里,就冷得发抖。”

姚欢与苏颂都不接话茬,前者无心听这样的废话,后者则晓得,这不是废话。

赵煦裹了裹轻裘坎肩,对姚欢正色道:“让你在司天监里,才安妥,你性子有些爆,朕担心你,去与曾舍人拼命。”

对天子如此莫名其妙的自信安排,姚欢只能淡淡道:“官家,只要案子公正地断了,民妇何必与曾纬拼命。”

赵煦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宋清欢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