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73章 喷疯了(3/4)

第473章 喷疯了(3/4)

上一页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不过,也就这么微微一瞬了,他这次来,各方面都是做了准备的。

毕竟他是诸葛亮嘛,傅干读书再精熟,也就让他犹豫多思考几秒,起不到更大作用了。

诸葛亮侃侃而谈:“傅参军颇谙史料,对成帝阳朔年间所载大事,与亮所知相同。但傅参军可知,二百年来,黄河在银川盆地、乃至河套朔方,多次改道究竟是如何改的呢?”

傅干直接懵逼了:“改……黄河改道?自古只知黄河下游改道,但自雒阳孟津上游、有陕峡夹束河道,从不知上游也会黄河改道。”

诸葛亮摇头叹息:“黄河上游当然也会改道,只有那些群山夹束的所在,河床坚硬,才难以改道。一旦河流从群山中冲出,进入低洼肥沃的盆地平原,又没有农耕百姓常年维护水利,一旦河床淤泥堆积,渐渐高于两岸,改道乃是自然之理……

甚至我们可以推测,成帝年间设置典农北城,此后逐渐荒废,固然有两汉之交时、凉州隗嚣被光武帝平灭后,隗嚣残余荒废地方。

可如果以银川郡土地之肥沃,在朝廷官府失去对地方控制之后,就该继续屯田自给,连税赋都不用缴纳了,岂不美哉?

连这么优越的统治条件,当地都渐渐荒废屯田,显然就是因为年久无人组织兴修水利疏浚堤岸,导致黄河改道冲毁良田家园。如今银川郡东的若干淤湖即可为证,我此行带来了地图……”

傅干不知道怎么反驳地理部分,只能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就事论事地挑其中几个历史学的点反驳:“隗嚣覆灭之后,典农北城荒废或许与羌胡、鲜卑坐大有关。说不定是当地的汉人屯民不堪游牧自扰,顺着黄河退回金城郡……”

诸葛亮:“不可能,典农北城彻底荒废不是在后汉初年,而是明章二帝之后,当时大将军窦宪已经远破胡虏,破北匈奴至燕然山,《东观汉记》明确有载,所以别推给游牧为害,就是黄河改道,我还有别的证据……”

诸葛亮说的《东观汉记》,傅干当然没看过,因为那是写《汉书》的班固死后发生的事情,傅干这种民间读书人,当然只能看到已经盖棺定论的前代史料。

窦宪讨伐北匈奴到燕然山时,带的就是班固,班固怎么可能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写他自己死后发生的事情?

而如今的《东观汉记》材料原稿全部掌握在蔡邕和蔡琰父女手中,傅干再想“饱读史书”也没法读了,你拿什么“自古以来”?

诸葛亮轻松又虐了几个论点后,言之凿凿的说:“……上面这些且不论,黄河改道究竟是怎么改我们也可以先不提,单说四夷土地唯有德者居之,汉人开垦治理,使之成为熟地,方才值得划入疆域。

若如游牧逐水草而居,掠土地而不知养,一味索取,何谈疆域?银川郡之地,就算曾经有人屯田,在水利失修时,也已经沦为无法居住的不毛之地。是马伯起将军重新带着徭役屯民来重修水利、整顿田亩,才使此地成为熟地,划入银川郡明确边界,有何不可?

北地郡以西原本自古并无郡县,边界模糊不清,此次在其西、兰州郡之东设新郡,以农圈牧,确权明责,定纷止争,岂不美哉?”

傅干越说越无语,觉得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都不知道怎么反驳了。不过他还算脑子比较轴,就事论事公允地为呼厨泉最后争取了一下:“可是……就算这些都全对,黄河在银川郡改道的时候,未必往东改了,这个……”

诸葛亮:“且不说我刚才已经论证了,不管黄河往东还是往西改,都不影响我们今天的结论,黄河的失修改道已经让当地重新变成了无主之地。不过你非要辩这一点的话,也行,我教你一些水利物理的常识……”

诸葛亮滔滔不绝地恨不得从“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该如何影响河流冲刷河道河岸”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